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36期   20210119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航空工业制造院:打造新科研生态,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中共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2020年,制造院第3个堡垒示范点授牌仪式。  2020年,制造院院长李志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0年12月26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制造院副总师孙年俊受邀在第五届“中国制造日”作主旨演讲。庆祝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9周年。2019年国庆阅兵,员工观看飞越制造院上空的飞机。关桥院士为幼儿园小朋友讲飞机的故事、航空的梦想。

本报通讯员 龚远会
  航空工业制造院组建于“十三五”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新时代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肩负集团公司赋予的五项重点任务,按照“五个牢牢把握,五个不动摇”的发展思路和党建“五项工程”规划要求,强化自主创新,锐意改革突破,向内深挖潜力,科技自立自强展现新作为,党的建设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新科研生态不断迸发活力,新发展格局持续破解难题。五年,我们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航空强国贡献科技力量。
  五年,突破、开拓、担当、探索、聚力
五年,有技术突破,创造向上的无限可能。“十三五”期间,制造院承担着集团公司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使命。五年,我们持续突破材料与制造技术的边界,不断追求结构更轻、材料更强、性能更优。掌握了超宽、大曲率、高筋条壁板喷丸和复材壁板整体成形质量控制技术,突破了基于视觉的机器人双光束激光焊接技术,攻克了钛合金、复合材料宽弦风扇叶片技术和大截面、弱刚性线性摩擦焊技术……有力支撑了任务研制。五年,我们在关键机理和前沿技术研究上取得长足进步,巩固了优势专业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某些技术专业水平行业全面领先,拓展了新的技术方向,实现了更多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应用。我们用技术升级支撑装备升级,型号支撑日趋稳固,为航空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五年,有方向开拓,是审时度势责任在肩的担当。“十三五”期间,制造院承担着集团公司航空材料技术研发和体系建设的重任。五年,我们建立起涵盖高性能结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较为全面的飞机材料技术体系,航空工业材料性能检测评价中心挂牌并获得CMA证书,多项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实现了型号应用,和10余家国际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小核心、大协作、开放共享”的材料协同研发体系初步形成。构建研发和检测评价体系,建立共性材料和工艺标准体系,制造院切实承担起航空材料自主保障的责任。
  五年,有重任担当,打造自主保障的关键支撑力量。“十三五”期间,制造院承担着集团公司高端装备产业化发展的重任。五年,我们规划了“一体两翼”(研发主体、转化和产业化两翼)发展模式,多类高端制造装备研制成功并实现应用验证,成组连线及管控系统显著提高生产质量效率,检测装备取得重要突破有力支撑了型号生产,关键核心功能部件突破确立了持续发展优势,装备自主水平提高,制造保障能力增强,成为国家高端制造装备自主保障的关键支撑力量。
  五年,有方式探索,彰显不畏艰难的勇气。
  “十三五”期间,制造院承担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探索的重任。五年,我们在混改中实现了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价投资,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完成了表面处理项目技术许可及服务协议签署,彰显了技术的价值;与中国航发黎明6个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院厂间建立良性科技成果转化关系提供样板;完成了外涵道机匣项目内部成果转化,初步形成科研和生产分线管理模式;向南通转移生产制造,探索生产更精益、科研更纯粹、生产反哺科研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和内部成果转化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初见成效,技术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是我们不畏艰难转换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勇气见证。
  五年,有党建聚力,高质量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制造院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融互促。五年,我们以系统工程的思维体系化推进党的建设,着力打造党建“五项工程”——党建塑魂工程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人才固本工程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文化凝聚工程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廉洁保健工程不断增强监督保障力,幸福悦心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组织力。五年,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支部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用科研生产任务完成和客户满意度检验党建工作质量,党建+、党支部党员承诺践诺、党员突击队、支部共建等举措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我是党员我争先”,党旗飘扬在攻坚一线,党员奋斗在科研前线,高质量党建助推制造院高质量发展。
  五年,新科研生态,新发展格局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制造院正在聚集越来越多的有信仰、有能力、有担当的科研人员,投身新时代航空强国新征程。
  人才强院战略,是鼓励科技创新、尊重创新主体的宣言书。“十三五”期间,制造院重新梳理了制造技术体系,构建与技术体系匹配的人才体系,建立全院核心骨干人才名录,突出核心关键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更大范围的国际化科研和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将薪酬、特殊人才津贴、培训、职业发展机会集中在关键人身上,最大程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管理创新是实现提质增效、价值创造的关键一招。“十三五”期间,业财一体“智慧财务”推动瘦身健体和“两金”压控目标如期完成,资本运作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成绩,AOS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职能化向流程化、人治化向法治化转变,“放管服”科研管理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激情……一系列精准化管理助推核心主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6年底组建后,围绕“制度建设”“管理提升”“强化执行”和“质量效益”,制造院打基础、促提升、强执行、高质量的发展逻辑,见证于一件件小事,也运作了影响深远的大事。
  五年,制造院成立了4个沉浸式实验室。小团队运作,鼓励知识交流、经验共享和头脑风暴,专注于技术深度探索,不设经营性考核指标,给予实验室主任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绩效考核权,让技术上有想法的科研人员专心于创新研发活动,更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是沉浸式实验室的显著特点。这项制造院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的试验田,已成效初显。工业网络与自动化实验室开发的硬件和工业软件实验室开发的软件,正在打通生产制造现场的信息孤岛,助力制造产线升级;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和光电技术创新实验室则针对关键短板、“卡脖子”技术,专注于相关领域的攻关。
  已启动的11个“放管服”试点管理科研项目,赋予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自主使用权、协作单位自主选择权、材料采购自主权、项目技术路线自主决策权、团队组建决策权、对项目组成员的考核权以及对项目成果奖励的分配权”,让“陈规旧章”和“繁文缛节”成为过去。解除束缚的科研人员,感受到的是尊重与重视,进而化为创新的动力。114项深入调研后发布的科研管理整改措施,强化了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了科研管理效率,努力实现让科研人员80%的时间精力都用于科研创新工作。
  “陈规旧章”和“繁文缛节”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被识别。制造院组建以来,院领导和青年科研人员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不定期的青年座谈会、针对专门主题的调研,都是年轻人表达心声的渠道。更顺畅的管理流程、更自由的探索方向、更高的工资待遇、更舒心的工作环境,这些诉求正在变为现实。喝咖啡和健身运动兼顾的“职工小家”,“沉浸式”科研环境,二次分配的薪酬激励,渐渐成为一种大环境。
  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人员都想有所作为。五年来,制造院新招的应届毕业生中硕士和博士越来越多,他们渴望经费支持他们实现创新性的想法、支持他们解决在型号攻关中发现的问题、支持他们对技术问题的科学源头进一步探究。2020年,一个专门针对入职3年以内科研人员的院青年创新基金政策出台,符合基金设立初衷——交叉学科、新原理、新方法、新概念的44个项目首批入选。“宽容失败”被写进了申报文件,这让更多的青年工作者有了放手一搏的勇气。
  放手一搏是勇气,张弛之间是干劲。这种干劲,刚入职的员工有;入职五六年的员工,因为更切身感受到所做的事情于航空、国家的意义而目标笃定;而那些工作二三十年的科研人员,则因全身心投入对技术的探索而感受到了科研的纯粹快乐。
  五年,自由的探索、深度的探究、对好奇心的保护、对失败的宽容,这些有利于创新的新科研生态在制造院悄然形成;以科技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和用科技力量促进生存方式转变的新发展态势在制造院成为共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基础。
  “十四五”,新起点、新征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不拘过往,不惧将来。2020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制造院在口罩机研制任务中,再一次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国家需要之时勇担当、能担当的科技自立自强的本色属性。
  “十四五”是新起点,更是新征程,新征程当有新气象。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用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制造院将继续为航空强国贡献科技创新的力量,继续在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贡献更大力量。
摄影 李江 朱珊 董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