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23期   2020120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初冬的西飞活力涌动

——中航西飞四季度攻坚侧记

本报通讯员 周丹岩
  初冬的中航西飞是金色的,厂房前的银杏染亮了大地,暖阳下浮动着一丝淡淡的、半透明的雾气。初冬的西飞活力涌动,“守正向善”是这里的高频词。“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篇章即将启幕,在决战决胜2020的号角声中,西飞不能停下奋斗的步伐,正用智慧和担当开启全年任务的攻坚。
  在科研生产一线,生生不息的活力诠释着过往、注解着当下,也积蓄着希望、孕育着未来。
  企业运营指挥中心“驾驶舱”平台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恰似西飞强劲的脉搏;科技楼里,在键盘和鼠标的飞舞中,设计人员“穿梭”在一组组数据中,绘制出一幅幅蓝图;生产一线,在机床刀头的切削旋转中、在铆枪哒哒的撞击声中,正源源不断地输出“中国制造”……这是西飞日常的一天,也是西飞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生动截面。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攻坚全年任务目标已经到了冲刺的关键时刻,公司全业务模块、全业务域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型号研制领域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双融双促”,党员突击队的旗帜飘扬在生产一线,“汇聚全员力量·决胜全年目标”党内竞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举办。
  夜空下最亮的星
可曾举头遥望,可曾侧耳倾听,“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航空人对天空的渴望化作夜空下最亮的星。几束灯光照亮了停机坪,灯光下,一群人在飞机下穿梭忙碌着。夜幕降临,凌晨2时,试飞站技术室副主任谢正中梳理完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后,又去巡察现场工作情况。“小谢,你怎么还没回?”“赶快回去休息吧,明天还有那么多事。”现场工作的同事们关心地说道。谢正中每天都是凌晨才回家,第二天早上8时又准时出现在生产现场,中午也是在单位度过。他所在的团队大部分都是“90后”,他的忘我的工作态度感染了身边这群年轻人。
  试飞站二楼会议室的灯光时常通宵达旦,讨论验证、制定方案……每形成一个方案,设计人员和机务人员就会立刻赶去现场,在飞机狭窄的空间中进行验证实施。经过四个昼夜的激战,进行了一系列验证,故障原因终于找到并被排除。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大家的嗓子已沙哑到说不出话来,但每双充血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项目成功的渴望,嘶哑的声音里传递出必胜的信念。
  早上8时,在试飞站某厂房,几位已工作通宵的机务人员刚刚“下班”,他们与接替者完成工作交接后,迎着朝阳回家休息。然而,现场工作并没有停下,接力他们的是团队另一组成员,加电、加压,伴随空调车“隆隆”声,紧张而又忙碌的试验开始了,各专业机务人员也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开完晨会,特设分队长刘蕾就带领机务人员上机开始了系统通电试验,他们按照装配指令中的操作步骤严格进行着每一项检查,确保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符号都准确无误,并认真进行记录。一项试验做完,机务人员下机匆忙地喝了几口水,又上机开始了下一项试验。
  临近2020年收官,每一个任务节点都不能落后,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10月中旬,结构件厂负责滑轨零件生产的单元长李辉和王文昊接到新增任务——一个月时间就要交付滑轨零件。滑轨零件周期长、制造公差严苛、生产工序高达500多道,谁要是负责滑轨零件,既是对他工作能力的高度肯定,他也担起“最难零件”生产的责任。“我们可以连轴转!”“零件数控加工我们两个单元通力配合……”“那就成立党员先锋队,坚决完成任务!”
  当天晚上,党员先锋队就开始攻坚克难。此时,夜已静,耳边只剩下机床声,连呼吸都变得轻柔了。为保证夜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队员们想出了很多妙招,暂时切断和亲朋好友的社交,相互提醒监督。尤其在加工准备时,对于必须确认的六大项工作——对刀、对刀高、刀具、程序、原点、尺寸偏差,都会由值班的班组长确认后再开始加工,确保不会因为疲惫出现误差。队员们互相鼓励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拼搏担当,舍我其谁?”一个个难题被解开,在党员先锋队的合力奋战中任务如期完成。
  党员就像一道光
攻坚年度任务,西飞全体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守正向善”,在西飞,每一处科研生产现场都是攻坚全年任务的主阵地,都活跃着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就像一道光,指引着大家一同前行。
  在热表处理厂整机部件喷漆单元,有这样一个人,他总是最早来、最晚走,无论单元的大事、小事、难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处理的人总是他。他,就是副单元长李鹏。一天中午,在完成整机水膜连续后,大家一起回到休息室进餐。眼看大家饭菜都已经吃完了,班长杨杰发现桌上还剩一份,他没有感觉意外,而是径直走进厂房喊了一声:“鹏哥,快吃饭了!”“马上,机翼下表面有个部位水膜连续有些问题,一会得再处理一下。”回到休息室,面条已经粘成一团,怎么也搅不开。李鹏却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狼吞虎咽地吃完。“喷漆房升温设备出故障了,生产任务耽误不得。”话音未落,他已经离开了休息室。
  作为一名在复材加工领域沉浸几十年的老党员,复合材料厂的马正辉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凝练成一句句“干货”传承给年轻人,年轻职工更是喜欢看他如同机械一般精准地切除余量,听他讲述一个个趣味横生却又饱含操作经验的小故事。
  随着四季度的来临,某机型内饰零件的任务量剧增,为了保证全年科研生产任务,某机型内饰零件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内饰零件数量多,切割难度大,工程更改频繁,单元的年轻人试了几次,还是只能无奈摇头。紧要关头,马正辉主动请缨:“我是一名老党员,不能只是干好自己的活,我得把自己这么多年的手艺传给年轻人。”他带领着单元的年轻同志一起干,“工程更改频繁怎么办?重要的就是干活要细,看清楚指令里到底是怎么写的,图是怎么画的,慢工出细活。”年轻人听了,都沉下浮躁的心,跟着马正辉认真学、仔细干。在他的带领下,内饰零件圆满完成,年轻人也学到了更多的复材工艺技能。
  没穿婚纱的新娘和“钢铁妈妈”
  已领结婚证的张晓茜一直还没穿上心仪许久的婚纱,繁忙的工作使小两口的婚礼一拖再拖。为了保证线缆与飞机的匹配性,数百根电缆每一根都需要她实际测量机上长度并绘制线缆草图。张晓茜每天与设计员、工艺员和操作人员沟通的电话少说也有一两百个,她以最高的效率完成线缆分支与长度的确定,所有线缆敷设、固定一步到位,没有出现一点问题。飞机从头到尾数百根长达几十米的电缆,每一根都需要她仔细梳理、标记、分支、插头,每一处信息都需要熟记于心。复杂而又细碎的问题层出不穷,对张晓茜来说,钻研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不只是我,其实大家都一样拼。”看似文静的张晓茜眼睛里闪烁着倔强又坚毅的光芒。
  33岁的杨晓娜时任总装厂结构系统安装单元副单元长,在某型机研制最繁忙的时候,她又肩负起技术协调的重任。生产线所有的技术问题都需要她去收集、汇总、协调解决,这对于擅长生产组织的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夜已深,此时杨晓娜左眼的麦粒肿让她看东西时有点费劲,但繁重的生产任务又让她无暇顾及,汇总研制问题、上报设计处理、探讨解决措施、优化施工方案……4岁的儿子糖宝刚上幼儿园,看着忙碌的妈妈,孩子很自豪:“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造大飞机……”虽然少了妈妈的陪伴,但成为一名航空人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种子。
  谁说女子不多情,只是航空人的初心使命让她们将柔情深埋心底。
  “国”与“家”碰个满怀 守护是我们的责任
  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当“国”与“家”碰个满怀,阖家团圆之时,为了确保年度保障任务全面完成,西飞驻外场服务组远在千里之外依旧坚守工作岗位,坚守服务保障的第一线,每日与战鹰为伴,他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对蓝天的守护。
  “选择坚守岗位,是因为执着热爱,更因为使命如山。”这是服务组的誓言。为了配合用户高质量完成作训任务,服务组24小时全力配合,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协调承制厂提供备件,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协助用户维护装备完好;协同用户机务人员排除故障,确保飞机作训,彰显着航空人的使命和担当。
  快速响应中心的值守人员轮流值班,24小时不间断工作,接收、处理外场用户的各类保障需求,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全力保障外场用户作训任务的开展。一天,客户服务部突然接到用户的紧急求援。得知情况后,驻外场服务代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并制定了排故方案。公司随即调集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前往外场进行支援。随后,客户服务部联系总装厂和相关部门,召开故障分析专题会,查找故障原因,确定排故方法。在厂内及时细致的服务和现场服务代表的全力攻坚下,问题迅速解决,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一个个高光时刻、一帧帧精彩瞬间,为年度攻坚战带来一抹亮色、一股暖流。面对收官之战,西飞各单位对标全年任务,科学谋划、系统部署、周密排查、主动作为,厂部饱和式协同攻坚,发挥体系力量科学部署,利用流程统筹谋划,全体干部职工保持定力、咬紧牙关,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科研生产经营目标砥砺奋进、智慧前行。
  对过去的最好回望,就是创造新的未来。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在西飞全体干部职工的奋战中,我们必将跨过这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