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85期   2020071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论语中的求学之道

马俊升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的文字。从上中学起,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出现了论语里的句子。然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除了一遍遍地跟读、背诵,以及考试必考的印象之外,似乎没留下什么了。那个时候,孔子在我心中还是一个迂腐的老头,是属于老古董,和现在的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本论语。蓝色封皮、古典造型的小册子,我简单翻了几页,只有原文和简单的注释。觉得很没意思,心想我是理科生,犯不着去研究这个,就随手往那一扔,很久没动过。
  大三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上了一门“中国古代文化”的选修课,重新把这本书从遗忘的箱子里边翻出来。在老师的指引下,突然对里面的文字产生了兴趣,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它也成为了日后带领我面对人生问题,照耀内心的一面镜子。
  毫无疑问,没有什么学说能够像儒家这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虽然到了近代,儒家学说被当作腐朽的封建残余被严厉地批判,但抛开那些历史的局限和后人错误的解读,孔孟的思想到现在还是熠熠生辉的。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在这一本小册子的注释下缓缓流淌;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精神世界的密码,在这一本小册子里能找到答案。
  也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太过宏大,会让当代的我们敬而远之。但是论语的开篇切入点却很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其实由浅入深,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境地。第一句是从自身出发,简单的学习、温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第二句的本意据说是从孔子的角度说,弟子从四面八方前来求学,后来引申为朋友相聚,也就是有人支持你、和你交往;第三句说别人不了解(而误会我了),我也不会生气,这就需要人内心有一定的厚度。
  这三句话讲的都是让人快乐的事,儒家的宗旨在于通过人生中的学习、修身,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感,获得快乐。它可以非常志存高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作为儒家圣经的《论语》,门槛却放得很低,把学习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事情放在首位,是有特定安排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后来通常用来形容年龄的说法。原文不只是在说年龄,而是在说到了这个年纪,达到了相应的人生厚度。然而这一切的前提还在于,孔子在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做学问。十五岁是古人上大学的年纪,当然那时的大学跟现在的大学有所不同。另一本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在现在很多的大学里也都还能看到。它的意思是说,大学的根本在于使人明白道理、彰显美德,在于带领人民革新,最终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古时的大学会教人思考人生的根本,教人思考道德具体是怎么样的,并以“止于至善”为目标。这有点类似于西方哲学里的“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古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叩问过人生重大问题,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会奋力专研、自立自强并有所作为。看到这里,仿佛看到了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一生。
  “不迁怒,不贰过。”如果问起来古人好学的标准,估计有不少人会想到“头悬梁,锥刺股”“废寝忘食”这些词,然而孔子并不这么看。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弟子里边谁比较好学,孔子说就有一个颜回,不幸早死,其他人再也没见过好学的了。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按理都是学术渊博之人,说好学的就只有颜回一个,可见是非常高的标准了。
  那孔子是怎么形容颜回好学的呢,就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也就是说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遍。不迁怒在于能主动承担责任,不贰过在于能及时地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这属于结果导向的评价。
  六个字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非常困难,这需要我们真实地审视自己的内心,需要从自己出发,经过长时间的修养、磨炼才能做到。
  到了今天,我们已不再用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论语里的思想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呢?合上书,我慢慢地回想。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于人性本身,似乎有些东西还是相通的。在两千多年前,生存条件远比如今恶化无数倍,有一些先贤,他们已经对于人生和世界有如此深入的思考,是不是能给我们一些启迪,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什么看似光鲜其实并不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