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357期   2018101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飞机质量的守护者

本报通讯员 鲍文

在飞机制造行业有一句俗话:“飞机制造, 模具先行。”短短8个字,却道出了模具的重要性——它是机加及钣金零件加工的基础和基准,是飞机生产的基础,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零件的质量。

余春林是航空工业西飞质量管理部技装检验站模具样板检验组的一名检验工,从事检验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不叫苦、不喊难、不推让”九字工作原则,成为飞机产品质量的坚定守护者。

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 在生产现场始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模具生产具有周期长、加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协调关系复杂的特点,余春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诚信、严谨细致的工作状态,高标准地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生产单位和用户代表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模具制造的“先行官”。

积极预防把关,杜绝质量隐患。对于模具样板工装制造验收的每一个易出错点,余春林都能熟记于心,切实做细、做实、做好每一项验收工作,维护工装产品质量的稳定。2016年以来,余春林与同事们通过与工艺部门的共同攻关,完成了约10项技术攻关。同时,他针对现场样板使用不当等影响质量和进度的潜在隐患,协同工艺、设计等相关人员,结合工作现场实践,编写培训教案,对模具锻铸厂和使用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在培训中,他将隐患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改进方法与培训人员进行交流,提高了工人、工艺和设计人员的技术和专业水平。

技术创新,填补空白,提高工作产品质量。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技术封锁,我国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在成型工装方面的研制难度更大。余春林潜心钻研模具的各种成型特点,依靠精湛的技术,提出了“分块加工、销钉定位、装配研型”的工作思路,解决了由多块切面样板制造复杂型面沿弧型对接缝隙超差问题,使对缝间隙从0.3毫米缩小到0.08毫米以内。在新机研制中,余春林不仅考虑到加工方法,而且对工艺规程进行了仔细研究,找出可能进行技术革新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的途径,完成了“一种批量加工检测球通孔的方法”等多项课题研究,并连续两年荣获总经理微创新奖。

互助共建,质量攻坚,做好“传、帮、带”。多年的质量工作使余春林认识到检验工不仅是一名产品质量的把关者,同时还是质量意识的宣传员、辅导员、生产过程监督员,是产品质量提升的主要推手。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编写培训教材,承担了新入厂青工的样板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的培训。通过每天“开工十五分钟”“收工前十五分钟”以及“具体问题一对一辅导”等多种方式,在生产现场进行样板加工培训。平时流动检查时,如果发现哪个青工加工工装有困难, 他就主动讲解图纸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小技巧。生产遇到瓶颈时,他主动和工艺人员、设计人员协调统一制造依据,弄清制造依据解释的唯一性,保证工装验收质量,确保了交付节点。

余春林凭借多年工作养成的良好习惯,以及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严谨求实,兢兢业业,获得了“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等称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身的言行感召着周围的同志,让“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