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以创新为驱动寻找质量突破口 2024-06-25 

  

黄婉珍
  近期,航空工业电源47所机载创新团队聚焦产品问题,以“双DSP热备份的架构设计”找准发力点、寻找质量突破口。项目团队陈复盼与侯艳雪、张普、汤梦阳等设计人员先后抵赴主机单位,完成了电源控制盒和地面电源监控器两型产品的系统地面联试试验,通过了主机单位组织的C转S阶段评审、S型研制方案外部评审,圆满完成了该项目阶段性任务目标。
  项目负责人陈复盼表示,该项目最初源于一个研究课题,是在公司“全面提升正向设计能力”的大背景下,针对“电源控制盒及电源监控器”两型产品进行数字化改进,扎实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航空工业机载对此项目提出了“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设计要求,这决定了产品既要适用,又要通用,还要创新。无疑是为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
  “首先,在对接用户整理分类了所有的产品问题后,要搞清楚困点难点在哪儿,从而针对性提出技术改进。”在建议书的无数次迭代后,团队基于单发系统飞机的研究基础,对所有关键电路做了分析论证,将技术突破口瞄向了“双DSP和FPGA架构的双CPU热备份设计”。两套系统同时运行、信息实时交互,保障飞机在出现单点故障时能第一时间监控仲裁、瞬时切换,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在保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增加飞机状态采集、故障识别定位等设计。”“那么在算法上又怎么保证双DSP的同步切换呢?”“为兼顾产品体积和装机成熟度,我们可以选择厂内成功的采样电路和驱动电路。”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在探讨交流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决心跳出已有器材库,重新选型FPGA芯片、梳理硬件架构,保证可以在现有的印制板大小上容纳两套CPU系统,同时以现有接口承载两倍的数据传输。
  在软件设计上,团队采用了基于模型的代码生成的正向设计技术,通过SIMULINK与CCS关联,生成控制逻辑与时序代码,进一步提高了系统任务的可靠性。基于此研究,团队也完成了1项技术专利申请和1篇国防科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