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英雄 长报国 2024-06-21 

  

  陈鹤嘉
  中华民族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有的是为了团聚,有的是为了铭记别离,有的是为了孕育新生,有的是为了伤感年华。端午节则是纪念一种抉择,一种为了道义敢于牺牲的抉择。端午假期,带着孩子重走抗联路——抚顺筐子沟,不仅是为了欣赏大好河山,更是为了教育孩子不忘历史,珍惜现在。
  筐子沟景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是抚顺市国防教育基地,在抗联路上重要的一站。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辽宁沈阳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短时间内,东北大片河山沦陷。民族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和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这支队伍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在白山黑水间坚持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为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筐子沟景区内则是当年抗联三师的密营地,是以王仁斋为首的抗联三师英雄们训练、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东北抗联保留完整、规模较大的抗联密营遗址之一。王仁斋,1906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1927年,受组织派遣,只身来到沈阳从事地下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王仁斋到抚顺煤矿当联络员,结识了担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的杨靖宇,并成为他的亲密战友、得力助手。王仁斋率领队伍在杨靖宇的领导下,以清原、新宾、抚顺市郊区为主要活动区域,并周旋于桓仁、柳河、西丰、开原、铁岭等周边地区。这支英雄的部队不畏强敌,以简陋的装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极大地牵制了日寇的军事力量,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历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在东北抗联三师纪念馆中,通过一件件馆藏,可以看出当时面对日军残酷的“围剿”和经济封锁,东北抗日联军依旧信念如磐,视死如归。馆中记录着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的誓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定的。”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源泉。
  整个行程下来,作为一个党员,感受到了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文天祥的“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为了大我选择牺牲小我;作为一个从事航空事业的技术员,更应该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冲锋在前,投身科研生产的主战场,为各项任务保质高效完成作贡献;作为一个母亲,我也要告诉我的孩子,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那么一批人为我们幸福生活负重前行,舍小家为大家。爱国是一种情感,爱国是一种责任,爱国是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行动。
  在这里,不仅可以观山水、品美食、聚亲朋,更可以传承一份精神,抒发一种情感,激越一腔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