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双“火眼金睛” 2024-06-21 

  

  骆建利
  “我们检测员就好像科研任务的眼睛,离开眼睛任务就得不到保障,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擦亮眼睛。”刘盼真切地表达她对检测工作的认识。
  自2016年入职以来,刘盼一直在航空工业制造院检测技术中心从事几何测量检测工作,很多重点项目的检测,都离不开她的这双“火眼金睛”。
  给飞机部件精细量身形
  黑夜沉沉落幕,刘盼没有放下手里的检测仪器,眼睛虽然酸胀,但还是紧紧盯着参数。
  “明天再干吧,你身体最近不太好,早点儿回去休息。”同事叮嘱刘盼。“我没事儿,今天把这些检测完,别耽误下一道工序。”刘盼说。
  因为长期患有贫血,有时候会虚弱头晕,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耽误工作,在她看来,检测工作绝对不能耽误和马虎,这是科研生产的基础保障。
  刘盼前后参与了民机科研、两机专项等重大课题并担任专题负责人,参与多份航标、集团标准和院标准的编制。工作中,她开展了大型弯扭叶片光学快速测量与评价方法研究,分析了测量的系统误差并研究误差补偿方法,优化了光学扫描高效数据处理和评估方法,建立了进排气边轮廓度、叶型厚度、积叠轴位置度等叶型参数的评价方法,完成了三型叶片光学扫描检测技术研究。
  通过对非接触测量技术的现状与需求分析,开展了光学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全过程研究,试验验证了风扇叶片光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并编制了航空行业标准《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几何参数非接触测量》,推动非接触测量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她还通过日常的检测工作和课题研究,探索新的方法与理论,撰写学术文章,编写了“如何给飞机部件量身形”。
  “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我就要把它做好,能做到100分,就不要99分。”刘盼笑眯眯的眼睛里满是坚定。
  做科研生产的坚实盾牌
  长期的坚持,不断的学习,勤奋和努力让刘盼迅速成为职业“能手”。她负责了商发宽弦空心风扇叶片外形检测,连续两年担任宽弦空心叶片检测青年突击队队长。
  “叶尖截面又出现空扫描现象,需要重新测量。”刘盼紧皱着眉头,她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测量失败。一天8个小时工作的时间很快过去。“下班了,你们先走,我得再试几次。”刘盼留下来加班,反复进行分析与试验。
  天边一缕光亮冒出了头,刘盼终于解决了测量中遇到的难题。她建立了辅助测量坐标系,设计了过渡扫描策略,解决了叶型截面不封闭的问题,利用软件开放性编程精确计算出了叶展变化率参数,采用分区域测量方法提高检测效率约40%,使得宽弦空心风扇叶片的研制顺利进行。
  刘盼在增材制造件的外形数字化非接触测量、特种工艺试件表面形貌测量等工作中,每一项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试验。零件结构复杂、刚性弱、无测量基准给零件外形检测造成了困难,刘盼就根据现有手段,研究了一种非接触测量方法,采用最佳拟合加手动对齐组合模式实现了点云数据与数模的精确对齐,完成了增材制造件的外形数字化快速检测,按要求保证了产品的顺利交付。对于DLC薄膜等超光滑表面、喷涂等粗糙表面,常规的触针法不能实现精确测量,小尺寸表面测量时,触针法的测量行程又超出了试件表面,她对光学干涉法进行研究,完成了试件表面三维形貌的高精度测量,为多种特种工艺表面质量评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检测工作就像一块坚实的盾牌,为科研型号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刘盼这样说。
  使命召唤,职责所在。刘盼在忙碌和充实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就像一双明亮的“眼睛”,汇聚成耀眼的星星,在工作中闪着光,发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