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三英”战复材 2024-06-21 

  

本报通讯员 裴根
  热烈的阳光照进窗子,轰鸣的设备运转不停,党徽闪亮、斗志昂扬……部件研制是高地,节点是冲锋号,党员是先锋队,在航空工业哈飞复合材料车间生产现场,设计、工艺、生产党员齐聚,正发起新一轮冲锋。
  设计、工艺、车间党组织持续开展联建共建,把以党员为骨干的精兵强将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工作团队,从而使设计、工艺、生产更好地衔接,保障大部件研制质效。不久前,他们完成了大家口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彼时,车间接到部件研制任务,这个部件几乎集合了复材生产的所有难点,尺寸大、结构新奇复杂、质量要求高、交付节点紧迫。团队首先明确工作思路:风险先识别、有事共解决、问题不过夜、沟通无障碍、生产不间断。
  大部件由若干零件组成,其中2个零件加工难度极大。试制前,团队召开现场工作会,从各方面提出加工可能存在的风险,共同研讨解决方案,预先完善了工艺方案。在生产现场,设备运行声音嘈杂,大家的音量都很大,场面一度激烈。
  试制紧张进行,这是对设计图纸、工艺方法、工装和操作者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验,是一次大“磨合”,磨的是团队的才智,更是战胜困难的意志。党员团队满怀期待,“小步快走”,持续解决出现的问题。
  “我现在就去协调。”“这个工装得优化。”“设计就在我身边,马上研究。”试制期间,党员、车间主管工艺员每天接打100多个电话,即使泡在生产现场,也得走2万多步。
  生产班组开始倒班,他们不怕麻烦:“工艺让咱重新弄,咱就重新弄,而且可以弄得更好更细。”党员们还经常提出继续优化的妙招,为顺利试制出了不少好主意。静谧的夜色下,班组的照明灯一直亮着,胸间的党员徽章更加闪耀了。
  工程技术部门的党员中不乏“狠人”,他们死守车间跟产,微信步数与车间工艺员相差无几。现场遇到问题,就地举办“三方会谈”,第一时间拿出方案,工艺越磨越精。
  设计部门也表现出色。“需要更改设计?”只要经过充分研讨,只要能更好地满足设计需求,他们绝不怕麻烦,下了单子,当天就改。
  试制不断推进,工艺方案终于打磨成型。正式加工之前,他们在现场召开启动会。大家一如既往,激烈碰撞、各抒己见。最后的风险被识别,解决方案被找到,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个零件终于研制成功。
  后续,装配、交付顺利进行,党员团队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交付,并在设计、工艺、生产实现全面优化,固化了工艺方案,保障了后续生产。
  在哈飞,“三英”战复材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党组织联建共建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迎接更多挑战、创造更多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