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沈飞举办 2024-06-21 

  

  本报讯(记者 陈祎凡) 6月20日,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航空工业沈飞举办。活动以“产改有我,创新向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主办,沈阳市国防及中省直企业工会、航空工业沈飞承办。
  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高凤林,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主席秦少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清堂,沈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顾少清出席启动仪式并现场观展。活动由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常委、集团工会副主席吴基伟主持。
  启动仪式上,高凤林作讲话,李清堂和顾少清分别致辞,李清堂和秦少相一同为“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揭牌,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秦世俊宣读《关于成立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倡议书》。随后高凤林、秦少相、李清堂、顾少清和航空工业沈飞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邢一新共同启动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李清堂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和劳模精神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对标总书记要求、落实总书记部署,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示范带动和价值引
领作用,全面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在企业生产、技术攻关、发明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各型装备砺剑空天,筑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空中长城”,广大劳模工匠作出了杰出贡献、发挥了巨大作用。集团公司全线将继续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对标世界一流,打造人才高地,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
  秦少相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国防邮电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创新工作室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抓住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为代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个生产要素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关键变量;要持续做好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工作,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载体,在提能、聚新、强基、造势四方面持续发力;要不断增强创新工作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出更多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创新成果,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
  高凤林表示,在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创新工作室是培养凝聚劳模工匠人才的重要平台,要把培养造就更多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共识;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拓展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要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推动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要鼓励广大职工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要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要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加强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和推广,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发挥作用、传承技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集中展示了23家地方国防工会和8家中央企业集团在创新工作室建设方面的成果、24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36家中国国防邮电产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76项职工创新项目。航空工业沈飞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介绍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经验,航空工业陕飞赵平劳模创新工作室介绍了创新成果。
  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紧紧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组织广大产业职工创新创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出台了《关于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中国国防邮电产业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在国防科技工业各级工会组织共同努力下,涌现出24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命名了40家国防邮电产业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全国总工会选树的113名大国工匠中有37名来自国防科技工业系统;2名大国工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评出的9项一等成果,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占3项。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工会有关人员、20家地方国防工会和11家中央企业集团工会负责同志、55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和500余名职工代表现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