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过端午 2024-06-07 

  

  逯梦琪
  从小到大,每年过端午,我家必不可少的老三样就是,带五色线、包粽子、吃小茴香馅饺子。
  端午节前半个月,奶奶便开始着手过端午了。通常是在吃过早饭后,奶奶把她的针线盒拿出来,戴上老花镜,安静地坐在院子里的杏树底下,开始制作五色线。首先是挑线,奶奶并不固定五色线的颜色,她更喜欢自己配色,女孩儿的偏暖色调,男孩的偏冷色调。一一挑齐之后,用别针别起来,然后逐个搓线。她一只手捏住五根细线放在大腿上,另一只手就开始有规律地来回搓线,约莫两三分钟的样子,五根细棉线就完全缠绕在一起,成了五色线。奶奶会给每个孩子做四条五色线,手腕脚腕都带上,她说这样就可以保护孩子们不受邪恶之气所侵。
  第二项雷打不动的习俗,就是包粽子。纵使能买到各种口味的粽子,奶奶也要自己包。老家出门走没多远,翻过河堤就是伊洛河,奶奶和爷爷没事儿溜达到河边,挑一些长得宽大的叶子,就算作是粽叶了。待粽叶准备得差不多,买好糯米、红枣和花生,把糯米泡好,就开始包粽子。奶奶包粽子比较慢,她总是要把两张粽叶叠的烟斗状,每一个不断调整到符合她心中的标准才往里放食材,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四角分明,每个几乎无差。包好煮好后,左邻右舍分一分,亲朋好友送一送,包粽子这项仪式,就算结束了。
  端午节当天,家里必吃的就是小茴香馅饺子。买小茴香和肉,一定是母亲亲自买,她总能用她多年的做饭经验判断出哪一把小茴香更嫩,哪一块儿肉更适合做饺子馅。回到家,即便是家里有绞肉机,端午这天的肉馅和小茴香,一定是在案板上咣咣咣剁碎的,这种声音比较刺耳,我总想以各种方式劝母亲使用新装备,但母亲依然坚持,说这样才会让肉更劲道,让小茴香更出味儿。
  后来,母亲觉得奶奶年龄大了,搓五色线太费精力,于是就去街上给孩子们买各种各样的五色线来代替奶奶费劲儿的手搓。我也会时常跟她们说别人家的端午节都吃什么,怎么过,让她们也换换吃食,过一过不同的端午节。转眼间奶奶已去世五年,我也嫁为人妇,但家里的端午,仍然还是这老三样。我们也都墨守成规地遵守着这自然形成的端午节习俗。老姑前天给我送了粽子,我打开一看,仍然是糯米、红枣和花生;昨天抱着女儿和母亲视频,母亲让端午节回去一起过,还要给孩子搓五色线,当我问起吃啥馅饺子,母亲顺口应道:“当然吃小茴香馅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