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印发文件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2024-06-07 

  

安宁
  近日,为加快实施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推动现代供应链体系深度嵌入制造业产业链,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明确要以高起点部署供应链战略为引领,以保障循环畅通为底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进行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务院要求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制造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推动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解读《指南》时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聚焦供应链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领域,强化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处于关键阶段。企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高效安全的供应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短板弱项,通过制定《指南》并指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商务部门和有关管理服务机构组织实施,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助力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进而对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和增强产业韧性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据介绍,《指南》的适用范围及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企业,旨在引导制造业企业明确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和重点方向,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企”制宜,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企业供应链发展战略和供应链全局优化提升实施方案;二是行业协会、招投标服务机构、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平台企业等,旨在引导各类社会机构在助力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地方各级主管部门,旨在完善对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的政策保障和支撑环境,强化组织实施。《指南》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导向,从六个方向引导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一是加强企业供应链多维协同,二是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精益化,三是加快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四是健全企业绿色供应链体系,五是构建企业全球供应链网络,六是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为了服务和保障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指南》引导社会机构从三个方面加强供应链管理服务支撑:一是强化咨询服务支撑,鼓励构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库、产品库、专家库;二是强化标准服务支撑,鼓励加强标准宣贯、应用服务和实施效果评估;三是强化人才服务支撑,鼓励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本文摘编自《中国经济导报》2024年6月4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