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质战斗力生成 2024-06-07 

  

孙振武
  新质战斗力是军事领域最具革命性、颠覆性的因素,从生成发展到占据主导性地位,是战斗力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新质战斗力的主体形态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集综合感知、实时指控、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保障于一体的整体能力。紧跟现代战争形态发展,深入研究战争特点规律,以信息能力作为提升新质战斗力的主要模式,实现战斗力诸要素高度融合和作战能力整体跃升,既是推进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紧迫课题,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时代要求。
  更新理念促进新质战斗力生成。从世界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看,新的战争形态不断发展变化,卫星侦察系统、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等大量投入实战,新质战斗力已经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变量。当前军事实践中,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种战争形态并存,既有以机械化为特征的传统战斗力,又有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质战斗力。一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正走入各国军事开发视野,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无人作战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现实增强技术、脑科学与认知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必须树立战略思维,将科技理念融入战争全过程、全领域,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方向路线和体系架构。新质作战力量在装备形态、作战运用、组训形式上都有新特点,我们要加强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紧盯新兴领域发展动向,前瞻新质力量军事需求,设计新型战场作战训练概念,构想未来作战场景和应对策略,将新质作战力量融入联合作战体系,强化科技理念,探索“科技+”“网络+”训练方法,不断实现战斗力突破。
  科技赋能推动新质战斗力生成。先进科技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内在动力,科技的突破和发展必然会带来战斗力质的飞跃,进而引发武器装备、军事理论、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等深刻变革,推动作战力量体系迭代更新。各种新型武器装备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物质基础。当前,军用机器人和无人机被大量运用于实战,新质武器装备平台和智能弹药等已经突破常规人工操作模式,加速向智能化、无人化形态转变,拓展了传统意义上“人与武器最佳结合”的内涵。新质作战力量实现了编组结构向精干高效、多域聚合、力量融合、人机混合转变。各类无人系统平台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自主建链组网,生成多套组合方案,指挥员借助辅助决策工具,可快速选定最优的人机混合编组,以实现智能决策、出奇制胜。一大批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军事技术融入新质作战领域,形成集群作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算法战、认知控制战等作战样式。
  (本文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6月2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