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学会机场运行技术分会聚焦低空运行技术 2024-06-07 

  

  本报讯 5月30日,中国航空学会机场运行技术分会2024年工作会暨低空运行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分会主任委员、航空工业上电所副所长丁勇飞主持会议,各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地方政府、行业专家等60余人参加会议。
  机场运行技术是航空平台空地一体化管理的技术延伸,也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在航空平台的重要落地点,尤其在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机场运行技术分会将发挥行业和专家支撑力。本次会议围绕场景驱动、架构引领、系统赋能
低空经济运行和发展主题开展研讨和部署2024年工作计划。
  丁勇飞作了会议主题发言,对各分会委员一年来对机场运行技术发展和推动交流合作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分会总干事朱丽军向与会委员作了机场运行技术分会年度工作报告,对2023年分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分会2024年主要工作计划建议,全体委员对分会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对未来工作计划提出了建议。
  在低空运行技术研讨会环节,来自民航二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航空工业试飞中心、中电国睿科技等单位的专家分别就低空经济平台先行、低空运行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基于敏捷保障能力的低空经济运行模式研究、低空经济产业基础与布局、全空间无人体系数字化管控系统等议题开展了汇报交流。与会专家针对“面向低空经济运行技术发展趋势与实施建议”开展了研讨,认为低空运行场景丰富、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热情高涨,但同时也要看到低空经济各参与方发展模式仍较为粗放,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平台、系统仍需在行业的引领下进一步规范等问题。与会专家建议,低空运行技术应以架构引领、平台支撑、系统落实,支持各地打造各具特色、与地方场景需求相适应的低空运行模式,并最终为各地低空经济的指数级增长赋能。
  中国航空学会机场运行技术分会广泛聚集行业资源,委员单位包括需求方、监管方、产业链相关单位等行业主体,研究对象覆盖军民航机场、通航机场、临时起降设施和起降点等。今后,机场运行技术分会将持续吸引行业专家加入,持续推动机场运行技术专业发展与产业推进。
  (赵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