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投身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31 

  

邓玉东
  2024年4月,在党领导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73周年之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开展“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牢记嘱托、深化改革再出发”主题活动。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新民作重要讲话,提出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构建航空工业现代化体系的部署要求,为航空工业全线加快培育航空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航空工业沈飞民机聚焦首责主责主业,全面执行集团党组各项工作部署以及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决定,如今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以资金链激活创新链和产业链,企业自身创新力、文化力、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围绕认真贯彻集团党组战略意图和改革路径,沈飞民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三个作用”,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体现新担当新作为。当前,科技创新正引领产业升级,科技自立自强不仅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更直接关系着生存。民机制造企业作为“现代工业之花”,理应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沈飞民机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因企制宜,加快发展航空新质生产力。争做关键技术攻关骨干力量,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创新决定30条”,运用先进技术赋能转型升级,围绕国产民机研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颠覆性技术探索,聚焦C919、A220项目加快数智能力建设;深化数字化转型,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争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试点示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外部科研重大专项研究和公司创客项目立项,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创新效率。争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平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优势,在国产民机项目、重点对外合作项目中不断积累技术优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提升整机级、系统级、设备级产品提供能力。
  坚持产业引领,在构建现代民用航空产业体系中体现新担当新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只有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更应当放眼全球、主动作为,发挥好产业引领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沈飞民机要坚决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切实发挥产业控制作用,进一步强化在产业链的位置,聚焦为顾客创造价值,用极致的专业化提升绩效;坚持长期主义、遵循长期战略、保持战略定力,为主业创造价值。从中观层面看,沈飞民机主动承担机体结构产业链“链主”职责,全面补链强链,整合市场份额、技术优势、运营团队、资金资源,带动供应链共同成长,实现产业链转型升级;全面拥抱创新,以产业链价值为导向,在竞争的市场中找到新机遇;全面平台赋能,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把新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作为输出重点,向全产业链赋能,切实打破“小院高墙”。从微观层面看,沈飞民机要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经营质效,以数智赋能新的经营逻辑和新的产品功能,推动产品数字化、市场营销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生产制造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化,以新的生产制造能力带动新的价值服务,布局新的供应链生态。
  坚持安全支撑,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体现新担当新作为。民机产业是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民机制造企业要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做到筑牢“防”的底线、提升“稳”的能力,切实发挥好安全支撑作用。一是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整合产业资源,围绕“降低交易成本”和“为产业链赋能”两个创新点,打造从设计、市场、销售到研发、制造、物流一体化的数字系统,深入开展供应链风险管控专项行动,为民机供应链赋能,加强供应链数智协同能力,坚持开放融合和多地多场景应用,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保证供应链安全。二是支撑好批产提速规模化工作,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优化工艺布局,提高有效产出。落实质量技术方针规范管理,切实做到“一次做好”,实现零保留、零缺陷、好制造。结合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和售后服务能力,借助生产服务实现产品高端化和服务升级,更好支持国产大飞机批产提速。三是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全面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提升无人机地面系统建立、整机营销运营支持体系等项目研制运营能力,推动相关工作取得突破进展。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沈飞民机将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以新担当新作为投身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建设,以推动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绩,为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本文作者系航空工业沈飞民机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