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理事会提出国防科技创新新范式 2024-05-28 

  

  长豪
  自二战以来,北约的军事优势主要依托美国在创新和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然而,在世界战略竞争加剧的新时代背景下,北约国家原有的武器装备采购系统和供应链过于依赖竞争对手国家的情况愈发凸显出来,仅靠美国的力量无法确保跨北约国家应对当前复杂的军事和地缘政治环境。针对当前困境,美国权威智库大西洋理事会近日发布《在战略竞争时代加速跨大西洋国防创新》报告,提出从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态度三方面综合布局,提升大国竞争时代国防创新能力,以争夺现代战场上的先机。
  创新的三大因素
  创新,可被定义为成功实施创造价值的新想法、新方法或新产品。这包括挑战现状,创造性地思考,承担适当的风险以取得积极的结果。新视角和非传统思维通过质疑现有假设和方法来促进创新。这些新概念可以颠覆传统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融合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催生全新的研究或应用领域。
  基于对创新的定义,大西洋理事会提出,应利用美国强大创新网络中利基专业知识和许多不同的文化、地缘政治、教育和经验视角,有可能带来新的机遇。通过与盟国在尖端技术和方法的设计、实验和实施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不仅有助于美国加强与盟友和行业伙伴的联系,还可以分担创新投资的负担,同时获得相关见解和能力以进一步提升本国军队作战能力。
  具体而言,大西洋理事会将创新视为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态度的有机融合。新技术是实施新概念的工具,而新概念来源于态度的转变。促进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最新的技术,而是需要一种拥抱新思想、鼓励实验和促进合作的文化——让三大因素协同发挥作用,将有助于打造一种国防创新新范式,以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在未来的冲突中保持对实力相当的对手的战略优势。
  新概念:采用和适用方面的创新
  历史表明,实践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役部队将始终寻求新的方法来获得对敌方战斗人员的优势。在生死存亡的战场,动荡的战局将驱使人们破除官僚主义的束缚,积极采用并适应多元化新质能力,以确保战争的胜利。例如在俄乌冲突中,乌军成功运用高、低端技术混合的方式对抗俄罗斯,展现出对现代及未来战争理念的创新实践。
  一是乌军将商业小型无人机系统能力成功整合到联合兵种作战中,依托无人平台的规模性、复杂性和多任务性改变了战场的性质;
  二是乌克兰利用本国软件方案,诸如火炮瞄准和蓝军跟踪战斗控制系统Kropyva;基于云的综合态势感知和战场管理系统Delta;以众包方式向公众寻求有关敌人动向和军事能力情报的Diia应用程序等,展示出战争将从以硬件为中心转向软件定义的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
  从乌军上述系统的开发部署中可以得出一种创新新概念:应寻求应用和适应方面的创新,利用公私合作、快速适应的能力和意愿,以及更加灵活和简化的采办流程,将包括商用技术在内的各种能力充分利用起来,并积极开展试验,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获得对敌方作战人员的战场优势。
  新技术:输出概念而收获能力
  在技术创新上,美国可考虑积极向盟国输出技术概念/应用,一方面可响应各国独特的地缘政治需求,一方面可获取独特的创新机遇。大西洋理事会将澳大利亚“幽灵蝙蝠”计划作为此类创新典型案例。
  波音公司的MQ-28“幽灵蝙蝠”是澳大利亚空军与波音公司合作的成果,是“集成自主系统和人工智能以创建智能人机组队作战的先驱”。“幽灵蝙蝠”代表了一种进行空战新方式——F-35等载人飞行器将能够与MQ-28无人自主系统无缝协调和合作,这一概念被称为“忠诚僚机”。其亮点在于,该项目涉及澳大利亚政府需求,但却由美国国防制造商波音公司领导来实现美国提出的“忠诚僚机”概念——尽管经过多次概念迭代,但美国本身尚未完全发展。
  这表明,美国没有必要在研发中寻求覆盖所有的可能性,而是可简化流程,使概念、制造和技术在盟国国家间来回流动,这意味着美国可以从其庞大的合作伙伴网络的多样性中获益,同时分担开发成本。
  故此,大西洋理事会针对技术创新,提出可输出概念而收获能力,即积极对盟友输出技术概念,在盟友那里技术孵化后,再返回国内,从而实现复杂创新生态系统中合作伙伴之间概念、技能、技术和原型的流动,强化了将想法转化为能力的可能性。新态度:
  新态度:利基创新大西洋理事会提出,利用盟国创新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调整和采用盟国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然发展的利基能力,相关能力往往建立在盟国人民的本土人才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举例而言,荷兰等国的高科技公司、知识经济和广泛的公私合作的高度集中培育了反导领域的利基能力,涉及导弹防御、传感器系统以及空间、通信和量子技术。这类技术可在盟国间充分利用,全面共享,展示出一种利基创新(niche innovation)的新态度。
  报告强调,基于知识的创新输出和共享应考虑到一定的“版权”问题——需承认盟友在利基能力上的专业知识,并应展现出学习和采纳相关经验教训的真诚愿望。这需要转变对创新本身价值的态度,并愿意学习他人的经验。在更具体层面上,盟国间需制定适当的信息共享协议,并在各方之间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致力于改革实现这些协议所需的官僚程序。未来,美国应进一步扩大创新协同以及数据技术共享的“圈子”,实现全联盟的协同创新。
  综上,大西洋理事会明确了利基创新态度的中心思想:即制定适当的信息共享协议,调整、采用那些盟国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然发展的利基能力,让相关基于知识的创新更加便于共享,提升联盟整体能力。
  结语
  针对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大西洋理事会提出从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态度三方面综合布局,提升大国竞争时代国防创新能力,以争夺现代战场上的先机。究其本质,仍是寻求利用盟友的科研、制造能力以减轻自身的创新负担,其未来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