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追光逐梦 2024-05-28 

  

本报通讯员 张博欣
  近日,航空工业华燕在传感器项目竞标中一举中标,为华燕该类传感器产品的成功应用开拓了全新的方向。
  某日凌晨,随着最后一页设计方案校对完成,项目负责人谢军小心翼翼地将标书放进竞标材料箱,细心贴上封条。次日上午9时,5名项目团队成员依次进入会场,开始持续2小时的紧张答辩。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传来一句欢呼:“我们以第一名的成绩竞标成功。”胜利的消息传入每一位成员心间,喜悦的情绪瞬间感染了整个项目团队。
  回想项目论证之初的场景,这支以青年员工为主的项目团队感慨万千。应标准备时间短,仅有25天,并且论证需求变化因素较大,面对繁重复杂的技术需求,项目团队深入分析项目性能指标要求和竞标细则,明确任务分工和协作目标,研讨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从零开始、攻坚克难,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投标相关文件和竞标答辩PPT撰写。为了保证竞标方案如期完成,项目团队全体成员主动放弃假期,常常工作到深夜,针对疑点难点,大家激烈讨论、集思广益,深入研究技术方案,寻求方案最优解。
  面对指标闭合难题和迫在眉睫的竞标节点,项目组通过多次组织公司级评审进行方案优化探讨、项目负责人时刻跟踪计划节点、团队成员深入一线多次请教专家进行评估,全方位与用户沟通,及时了解响应用户需求,推进项目进度,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在充分考虑招标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基础上,项目团队不断开拓创新,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技术迭代优化,在传统理论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电磁仿真软件建立参数化仿真模型,实现对理论计算的验证和参数优化性能的提升,完善产品设计。
  “以变革勇攀登,以创新求领先”,最终,团队攻克了传感器技术难题。市场人员切实落实低成本可持续发展要求,持续评估核实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交付周期短、成本领先的综合优势,力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开标会现场,项目组凭借充分的论证、详细的数据、创新的设计,在众多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竞标成功。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项目团队坚守岗位、保质保量的工作态度和勠力担当,更离不开公司各层级的严格把控、仔细审查、资源保障。
  这支年轻的项目团队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航空青年风采,拼出新时代航空青年的一片精彩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