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亲讲述“难忘的一次特殊任务” 2024-05-24 

  

  林帆
  最近襄阳市政协和市融办联合开展“三亲”史料征集活动,我想到了父亲。父亲是一名老军工,是原520厂的摄影工作者,工作40余年,如今已退休在家,在一家人团聚的时光里,能经常听到父亲津津乐道地谈起以往的工作趣事和曾经获得的荣誉,我内心充满崇敬和佩服。
  于是我立即回家央求父亲援助,父亲立马翻出家里几大本厚厚的相册,边翻边陷入了回忆,突然一张珍藏多年的旧照片映入我们的眼帘,看着这张照片,他娓娓道来,向我讲述了一次难忘的特殊任务。
  那年秋天,520厂接到了空爆试验用降落伞的任务,成立了任务小组。在那个年代,人们思想单纯热情,都怀有非常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厂里人都想加入到这个任务中。我父亲接到这项光荣任务后,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做梦都是在反复准备摄影器材和相关工具。
  不久后的一天,他与同事大约二十人集合出发了,坐着绿皮火车先到西安转车。馒头就着咸菜,在火车上又坐了三天三夜,窗外从热闹喧嚣到人烟稀少,脚都肿了才到站。谁知下了火车又坐上了部队来接的大卡车,长途跋涉了一天才到达目的地——试验基地。
  初次进入戈壁滩,坐在车上,只听得无数细沙“沙沙”作响。在内地,人们坐在车上,车窗外往后倒退的是一排排树木,一畦畦农田或一汪汪水面,而在这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纷纷闯入又匆匆退出眼帘的是真正的“青一色”——青一色的粗砂,青一色的碎石,青一色的丘陵,青一色像被水泥浇筑过的荒漠。父亲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一直到基地,看见那一排排整齐的营房、绿色的军装,一下子萌生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为之奋斗的荣誉感。
  在试验基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其中,为了一定打赢这次攻坚战真是举全国之力,聚万众之心。部队非常重视520厂试验小组,虽然伙食供应非常紧张,但是招待试验小组的规格还是优于其他部门,专门调拨来冻猪肉、鸡蛋粉,这让父亲及他同事们深感责任重大,更坚定了这次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信念。
  当时父亲的任务是要拍摄空爆后降落伞完整的开伞过程。这需要在机舱里准确固定、安装好高速摄像机位置,调整合适摄像头角度,并且将摄像机的开机按钮一头与飞行员的投弹按钮连接上,这样只要一投弹,这边
  也同时开启摄像机工作模式。说着挺简单,但当时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在真正的试验前,小组成员总共进行了31次试飞和模拟投弹试验。每次起飞前,父亲都认真仔细地检查摄像机状态,调整好角度,装好胶片,以确保摄像机能够正常工作。每次试飞结束,他第一时间送洗胶片,然后对在短短2秒钟内拍摄的几十张照片进行查看、比较。从伞包打开,拉出牵引伞,再到开主伞的时间、数据进行整理,上报给设计技术员,以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伞在空中运行的姿态,伞的稳定、减速所起的作用。
  在最后一次正式空爆试验前,父亲在机舱内调试着摄像机,脚下就是货真价实的武器,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让同事拍下这一幕,记录下了当年那一刻的工作场景,这才有了今天这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同时也记录下了父亲第32次圆满完成空爆开伞的瞬间拍摄任务。
  历时一个多月,任务圆满完成。基地里高兴地放电影庆祝这次的试验成功,部队还将试验小组成员安排在比较靠前的第一、二排座位,和首长们坐在一起观影,格外令人感到自豪和荣耀。
  父亲拿着照片,讲述着他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