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青春加速度 2024-05-24 

  

  朱翰文 刘瑞
  在陕西阎良AG600疲劳试验机(9009架机)的总装现场,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由49人组成,团队成员包括生产制造系统的工艺、计划、操作人员等人员,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达到了77%,他们就是“9009架机总装‘罗阳青年突击队’”,围绕9009架机的总装装配、技术攻关、适航挂签、整机交付等相关工作开展。面对疲劳试验机“时间紧、任务重”的要求,青年们以罗阳同志为榜样,挺膺担当、冲锋在前,在阎良用辛勤和汗水助力了9009架机总装工作的圆满成功。
  9009架机总装任务中,结构专业任务占比约九成,其余为系统支架安装等任务。潘永发作为9009架机总装现场总计划管理人员,带着徒弟杜鹏宇,以项目交付节点为目标,采取“以结构任务的三段对接、机翼0肋对接、短舱安装、大十字对接为主线,其余任务并行开展”的工作思路,对全机上万个零组件进行了区域分解及工作量评估,兼顾物料交付的动态变化,制定了合理的每日排产计划,确保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
  “机头前左定位器向左两圈,后左随动……听我指挥,摇。”在机头部件交付后,工艺团队立刻忙碌了起来。在9009架机总装现场,由于受到场地和工装的限制,柔性定位器无法使用数字化系统进行调节,仅能通过技术人员在测量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调整方案来进行机身调姿。为了不影响项目进度,工艺人员李波带领的技术团队采取轮班制度,现场全程跟产,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过三天”,保障了9009架机三段对接的顺利开展。
  短舱安装、大十字对接都是9009架机总装的重点工作,面对要保证总机交付节点的严格要求,装配中心副主任孙冠杨带领潘永发等人紧盯短舱交付节点,合理安排运输、卸车、吊装工作,使短舱安装工作快速达到开工状态。操作人员采取“老带新”的模式,一个短舱的作业团队由2名3年以上的成熟操作工及2名以上的入职1年员工组成,并由侯康勇、校龙龙等“老员工”分享短舱作业中的难点,提前规避风险。短舱交付阎良后,4支队伍立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使原本计划需要15天的短舱作业仅用时11天就圆满完成了,周期缩短了26%。
  20天完成机身对接、28天完成新构型左右机翼0肋对接、11天完成短舱安装、6天完成机翼对接与尾翼对接、2天完成假发安装及测量、10天完成全机自查,突击队克服了异地作业及低温严寒作业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大家扎根装配现场,以厂为家,活跃在飞机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疲劳机的一个又一个“加速度”。
  冲刺一月、提速二月、攻坚三月、决战四月,突击队始终牢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使命,以全力冲刺年度“12316”工作任务为目标,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仅用时96天便完成了9009架机整机的交付任务。后续,突击队也将继续发扬“志存高远、拼搏奉献、自主创新、逐梦海天”的“鲲龙精神”,坚决完成AG600年度各项任务,为型号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