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奋战在乡村一线的“斌哥” 2024-01-19 

  

  付瑞玲
  关山,远离景德镇市中心之地的乡村,山路崎岖,水害常顾,空有山水之便,却无致富之门,曾是江西省重点扶贫村庄。2021年起,航空工业直升机所与关山村结对帮扶,“斌哥”自横溪转战关山驻村工作。
  “斌哥”正名段斌,直升机所职工,2018年9月至今持续奋战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最前线,先后协助4位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农村帮扶工作,创直升机所驻村工作最长时间纪录。
  越横溪 征关山
  横溪村,是“斌哥”奋战脱贫攻坚的起始之地,位于江西鄱阳县柘港乡,距离直升机所70多公里,可谓真正的穷乡僻壤。2018~2021年,段斌和他的三任队长就这样坚持驻村整整三年。三年中,“斌哥”走门串户,深入核实准确信息,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做到精准扶贫。其间遭遇特大洪灾和新冠疫情,全村封闭,进出受阻,“斌哥”不顾个人安危,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顶着风险坚持驻村,与村民共患难,顺利度过那段艰难岁月。三年来直升机所驻村工作队共帮助横溪村脱贫78户,拆除危旧房、维修加固、危房改造(重建)、新建卫生厕……此外,直升机所还投入帮扶资金104.5万余元,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村人均收入超绝对贫困线水平,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这其中,“斌哥”事事亲力亲为,劳苦功高。
  2021年7月,带着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斌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马不停蹄转战关山,继续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变,实际上是从精准扶贫到全面振兴的战术提升,内涵更广了,责任更重了,工作更难了。
  学则智 智则通
  学习是解决困难的唯一方法。乡村振兴是个全新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大方面,需要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好安抚好专业人才、综合协调各方关系。为此,“斌哥”坚持自学与他学相结合,重点在党建工作、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积极做好能力储备,参加支部活动和专业培训,强化党性修养和业务提升,做党员的模范,做业务带头人,为村民答疑解惑,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成为村民最贴心干部,被村民亲切称为“段主任”。
  心有尺行有度
  “斌哥”做人,心中有尺量,分得出谁好谁坏,谁真谁假;“斌哥”行事,心中有度量,知道什么可以去做,什么不可以去做。“斌哥”常说,驻村工作队主要是帮扶,不是主管(越权),更不是替代(亲办),驻村工作队主要是将直升机所在党建、人才、管理、项目(产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制度、流程与村里实际充分融合,使村里各项工作得到质的提升,并持续保持,迭代发展。
  “斌哥”不管人但识人,不理事但清楚事,既放眼全局,也关注细节,是第一书记的好帮手,更是村民的“好老师”。
  舍小我 终忘我
  2018年起,“斌哥”就全身心投入乡村事务工作。五年间,“斌哥”儿子宇泽从小学生成长为高中生,“斌哥”没能为儿子做一顿好饭,也无法接送孩子上下学。每每想起,“斌哥”都哽咽不已,觉得亏欠多多。2023年7月,“斌哥”考虑儿子高三而想换岗回所上班,但考虑到单位需要,为了大局,他选择继续驻村,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熟悉“斌哥”的人都觉得“斌哥”声音洪亮,衣着随意,其实那也是一种无奈和真切。无奈的是“斌哥”在横溪驻村时发生中耳炎,无法及时就医,导致左耳半失聪状态,说话轻怕别人听不见;真切的是帮扶工作需要经常上农户家庭了解第一手情况,倾听农户最原始的声音,衣着随意些,一幅“农民像”,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最真实的资料,为后期整改提供决策依据。
  2021~2023年,直升机所投资近百万硬化关山小学篮球场、兴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斌哥”跟踪督办,功不可没;关山村养牛场、马家柚种植、艾叶艾草种植、林下养鸡棚租建等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斌哥”居中协调,功若丘山;关山村刘家进出主干道路拓宽,村民活动广场工程维修,鲁关公路工程修护,公墓进出道路硬化等基础建设完工,“斌哥”全身心投入工作。
  驻村的日子平淡而又紧张,看似风平浪静而时刻接受暗访督查。五年来,“斌哥”非常珍惜深入农村熟悉农民生活的机会,也逐渐习惯了远离单位远离家人的驻村生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不能犹豫、不能退缩、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踔厉奋发。举目华夏大地,正是千千万万“斌哥”们不断涌现,如繁星般点缀祖国山河。他们懂农业、爱农村、亲农民,默默无闻地扎根广袤的乡间田野。他们的付出,他们无悔的青春,岁月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