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行李箱 2023-11-17 

  

  曹晋
  对于中国飞龙的空勤地勤人员来说,有时家的大小仅仅只有26寸的行李箱那么大。
  拉起行李箱就是家乡
  作为工作9年的中国飞龙职工,我居然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不全。每当看到办公楼下摆满了大行李箱,不用说这又是机组要出去执行任务了。“我6月底就要当爸了。”中国飞龙机长李大勇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把一件藏式羊毛小坎肩放到自己的行李箱里。李大勇在西藏执行飞行任务已经快3个月,他的行李箱里慢慢地塞满了给未出生女儿的礼物。
  “我行李箱陪我的时间比我陪我老婆的时间都长。”机长陈甲申用手捂住手机摄像头悄悄地说道。陈甲申刚回到哈尔滨,还没等行李箱喘口气的功夫,它又被塞得满满当当拖上前往西藏的飞机上。刚一到达拉萨还没有等打开行李箱,他的手机传来爱人的来电。“柜子的颜色你定吧,你喜欢的颜色我都喜欢。”他一边说着,一边拉开行李箱。“砰”的声,行李箱释放出积攒一路的压力,“你怎么给我带了这么多东西。”“谁知道你要在拉萨呆多久,多准备点没有错,你就住那里别回来了!”妻子略带埋怨地说道。看着行李箱里全部的家当,陈甲申用满满求生欲的口气说:“辛苦老婆大人了。”接着快速地转移话题。
  拉起行李箱就是思念
  “衣服我打算快递回家,给家里人买的吃的我就放到行李箱里拎回去。”中国飞龙B- 727Y机组的飞行机械员冯永明边说边把一块块糕点整整齐齐地码到行李箱中。用冯永明的话说,他的孩子虽然没有去过太多的地方,但各地的特色小吃基本吃个遍。每当任务结束后,他会第一时间跑到当地超市给爱人和孩子买点特产,可能这是除了每天视频通话外,表达他关心的唯一方式。“我们干通航的,特别是应急救援这块,可能一个电话你就要拿起行李马上出发,我的行李箱陪着我共赴山海,也见证了每次与家人的双向奔赴。”冯永明仔细核对糕点出厂日期。航空护林的机组也叫“候鸟机组”北方刚一飘下零星的雪花,他们都要举“家”南迁,到四川、广东、云南执行冬季护林任务,当北方的迎春花刚一开放,他们又要打好铺卷一路北上执行北方夏季护林任务,小小的行李箱成为陪伴他们最多的“朋友”。
  “我回到家都不敢答应带孩子去游玩,生怕一个电话就得归队,我可不想让孩子的小本本里记上我的爸爸总爱放我鸽子的文字。”冯永明说,航空应急救援主打就是一个“快”字,有时机组人员借着体检的空档期与家里人过个团圆的“春节”,但在家里还没停留几天又要马不停蹄地拉着行李箱赶往驻地。
  拉起行李箱就是责任
  “我的行李箱里一半是自己的衣服,一半是飞机的各种记录本。”朱朝文说道。飞机发动机运行参数记录本、飞行三测(血压、心跳、酒精检测)记录本、航前航后检查记录,张博洋将记录本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这些东西绝对不能邮寄。”他说道。
  这些记录本是全机组在外作业的“生命”,上面记录了每一次飞行、定检的重要数据。如果遇到作业周期较长的任务,机组人员干脆把自己的行李全部快递,腾空行李箱装满飞机用的记录材料,有时自己到达驻地后几天,才能收到自己生活的物质。
  “我去取快递,你们谁还有快递?”和朱朝文同一机组的张博洋把一个空的行李箱放到车上说,由于来西藏时还是冬天,机组人员没有准备夏季的衣服,张博洋的妻子给他快递了一些夏季的衣服,张搏洋骑上他心爱的小电驴,穿过318国道去对面的小村子里取快递。当他一路颠簸回来后,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来自家里的物品,行李箱一打开俨然成为小卖铺,衣服、防晒、药品、红肠。“我老婆说我的行李箱里从来没有行李,吃喝全靠快递。”张搏洋笑着说。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中国飞龙的机组用一只大大的行李箱装满了身为子女父母的责任,装满了对飞行安全的责任,装满了对驻扎地区守护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