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将强化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布局 2023-11-17 

  

依琰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更大力度加速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央企持续发力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正深化转型升级、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创新支撑,致力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形成体系化布局。近年来,中央企业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1至8月,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密集部署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的“牛鼻子”。为此,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正在聚焦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推动央企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目标,中央企业将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出台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支持政策,加快筹设专项基金。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国资委发挥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营主体优势,提升产业维度监管能力的切实举措。作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关键举措和有力抓手,未来企业专业化整合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推动转型升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3%和11.8%,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表现更是不俗。2023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8146亿元,同比增长11.88%;实现净利润1597亿元,同比增长2.57%。
  毕马威中国咨询首席战略官蔡伟表示,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动力强劲,新动能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回归常态化运行轨道、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服务业持续向好,中国经济将保持恢复向好的总体态势。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是面向未来重大社会需求率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要在巩固既有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快补齐产业短板。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和扩展既有优势产业,如新能源产业;另一方面,加大力度“补短板”,攻克“卡脖子”领域难题。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我国依赖全球化的供给和分工实现了产业升级,但仍未能处于价值链的顶部,若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将更加难以有效补齐短板,仍需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本文摘编自《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