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往事 2023-06-09 

  

张恒
  我刚上小学时,虽然老家那边的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但都不是有线电视,电视频道少得可怜,在电视上看电影更不可能。接收电视信号基本上都是通过在一根长木头杆子上绑几根铝棍或者铝线制作而成的简易天线来实现的。甚至还有人家把不用的铝锅盖也绑到天线上去,远远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非常搞笑,但据说信号还可以。一般这种简易天线最多只能接收六七个电视频道。那时候在农村想看一场电影还是很困难的,县里面才有电影院,自然也很少有人去看。那时候对于我来说看电影要么是等县里的流动放映队来村里放映,要么是等学校每个学期放一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电影。我是一个十足的电影迷、每次放电影肯定是场场不误的,对于我来说看一场电影可能比过年还高兴。
  “全体村民请注意,今天晚上要放电影了。”村里大喇叭一喊,我们这些小家伙们就兴奋起来,三五成群地讨论着晚上一起去看电影。电影像把我们的魂勾走了,一整个白天上学都上不在心上,感觉上学的时间太漫长了,心里想着晚上可能会放什么电影,盼着早点放学,天快点黑吧。
  终于挨到放学了,急忙赶回家扒拉几口饭便拿着小板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映场地上占座位了。放映场设在供销社门前的一块空地上,放映员早早地将投影的荧幕平展地挂在供销社西南角的一面东墙上。为了抢占有利地形,有些小伙伴们互相之间甚至会争吵推攘起来,我一般不愿意和别人争抢,坐后面一点就是了。疲倦的太阳公公上了一天班再也支撑不住从西边偷偷溜掉了,藏在树梢间的几片火烧云点燃了半边天,夜幕悄悄降临。晚饭过后收拾完家务的大人们拿着手电筒也陆陆续续赶到放映场。由于大家难得看一场电影,不光本村的人过来看,附近几个村子也会有不少人过来看,等到天完全黑下来,供销社门前已经黑压压的全是人了。场地里人声鼎沸,大人在招呼自家的小孩,或者互相聊着家长里短……放映员从几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取出电影胶片安装在放映机上,打开了灯光,一切准备就绪。“村民们安静一下,电影马上开始!”大喇叭里放映员一声令下,全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开始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幕期待着马上开始的电影。如果因为设备故障或者临时停电不能放映的话,大家都白跑了一趟,这时人们会打趣地说今天又看了一场“空城计”。
  电影结束后,大人们带着小孩拿着手电筒三五成群地回家去,一路上高谈阔论,讨论着今天的电影情节,小孩子们更是兴奋地连说带比画。观影队伍里不远不近晃动的手电亮光组成了一条银色巨龙慢慢向前游去。电影给这个原本沉寂的乡村带来了多少欢声笑语呀!
  相较于在村里看电影,小伙伴们最高兴的还是在学校看电影,因为这样不光可以看电影还能少上几节课,可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每当放电影的摩托三轮车拉着放映设备开进校园我们就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搬着板凳去看电影。虽然都是上世纪的黑白电影,但我们看得还是津津有味,那时候看一场电影是多么不容易啊!
  电影使我们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学习到了许多英雄人物事迹和历史知识。播放的电影战争题材的比较多,我们男孩子也比较喜欢看,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智取威虎山》《小兵张嘎》等。由于这些电影每次都在附近的村庄巡回放映,喜欢看电影的我们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电影里面的人物和一些经典台词到现在都印象深刻。“各小组注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等台词成为大家生活中经常谈起的精彩桥段。
  自从上初中以后学校就不组织看电影了,随着卫星电视的普及,农村地区电视频道也增加到几十个了,丰富的电视节目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大家对于电影没有那么渴望了。虽然后来放映的基本都是彩色电影了,但村里看电影的人也渐渐少了,很难再看到当年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了,童年看电影的往事也成了我永远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