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 甘无名 2023-06-09 

  

谢冰
  观看了纪录片《无声的功勋》,在和同事交流心得时,不免感叹:“是什么样的力量,可以使人如此之强大、坚定,甘愿以生命成就大义!”
  学生时代总听父辈提起,我们的祖籍江西于都是革命老区,当年我的爷爷就是在家门前的小渡口,与八万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走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如果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精神打开了我最初的“红色”认知,那么《无声的功勋》中“突围”的讲述,则让我了解到这一伟大征途背后,隐藏着一份堪称中国情报史上最具分量的情报,以及共产党隐秘战线的无名英雄为之展开的分秒必争的生死较量……1934年,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提出“铁桶围剿”计划,预备集结150万重兵、飞机和大炮,形成大包围圈,将红军主力压迫到狭小范围内予以消灭,爱国志士莫雄想方设法获取这一情报后,立即交由地下党卢志英、刘哑佛、项与年连夜编写成密文,冒死送往中央苏区,正是因为这份重要情报,中共中央决定提前实施战略转移,赶在国民党“围剿”态势形成之前,率中央红军跨过于都河,一举破灭蒋介石“毕其功于一役”的幻想。毛泽东主席曾不止一次地说过,“红军得以生存,搞情报的同志功不可没”。
  纪录片里,隐蔽战线的共产党员大多是二、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从黑白相片中一张张清朗俊秀的脸庞,我们感叹他们风华正茂,从一个个缜密的实施计划中,我们赞许他们智勇兼具,但我们更敬仰他们在艰难困苦、生死攸关之时依然忠诚于信仰,始终对党、对人民饱含深情。地下党冷少农为了革命事业数年未曾归家,面对至亲“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误解,他无从解释,只在家书中写道:“我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视死如归的赵良彰在被捕入狱前,创作了革命歌曲《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怀揣演员梦,却因使命走上革命道路的沈安娜,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把情报及时送到组织手中;潜伏敌营20载的张克侠,隐蔽精干,把握时机,无数次完成党托付的重任;战斗在敌人心脏的钱壮飞,即便身处险境,仍初心不改,本色不变……还有很多先烈不得不隐藏身份,与亲人断绝联系,以致无法让世人知晓他们真正的姓名,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名,虽为“无名”,却犹如萤火,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汇集成熊熊炬火,劈开浓重黑夜,为后人照亮一个崭新的未来,“无名”的精神穿透时光,将永远闪亮,我们称它为“信仰”,为国家、为民族、为心中的大义。
  人们总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如今这安泰盛世是由先辈奠基而来,我辈有幸生长于此,岂能懈怠?新中国成立七十余载,国家科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发推广杂交水稻、自行研制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加入世贸组织、研发载人航天飞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拥有世界最大单口径“天眼”、研发“人造太阳”、登陆月球探测、举办奥运会、世博会、G20峰会,GDP增长率远超各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者第一名……每一个“世界第一”都是信仰的传承。
  当下,这信仰于我、于每一位陕飞人而言,就是努力把脚下这座承载着国家航空武器装备建设重任的“中国预警飞机的摇篮”,建设成为产业体系完善、技术先进、运营高效、业绩优秀的中型运输机和特种机研制、生产的强大企业,以“航空强国”的理想与信仰,不断用新知识、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为国防建设保驾护航,磐石般守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心怀“让国家更加富强、民主,社会更加文明、和谐”的美好愿望,立足当前,去守护、建设我们的家园,不负党的无名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