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传递给我的正能量 2023-05-26 

  

卞荣祺
  前些天接到大哥的电话,告知母亲想让我抽空回趟家。想到自己整日埋头于忙不完的文字活计,不觉中竟有好些时间没去看望母亲了。于是我立即在当晚赶到母亲住处。母亲现已年过九旬,因体衰耳背,且腰腿也不好,平时几乎难得出门,每天除简单做点饭菜外,大部分时间就是看看电视,或读些书报杂志,生活简单而清静。
  对于我的到来,看得出母亲很是高兴。她并未责怪我多日没来家中,而是说近期在报纸上看到有不少我写的文章,并反复叮嘱我要注重劳逸结合,平时要尽可能少抽烟饮酒,多加强健身运动等等。随后还递给了我一本杂志,里面夹着一些她从报刊上收集的剪贴文章,满是慈爱地笑着对我说:“知道你喜欢剪报,这些文章我看后觉得还不错,给你学习借鉴或做个参考什么的,应该会有些帮助。”
  一直以来,在我的眼中,母亲可谓是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办事认真。记得在我刚上小学时,她有一次带我去市里办事,返回时坐上公交车后,发现要买到厂区的车票钱不够,便只好买到了距目的地的前一站。当车子到达站点后,她立即拉着我下车,背着我一步步走回到家里。我当时很不情愿,一路上直抱怨母亲太死心眼了,因为有些不买票的人都敢混在车上,估计售票员也记不住我们是要坐到哪儿下车,何况就差一站路呢。而母亲却说,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些便宜咱们一分都不能沾,这样才能行得端,走得正,堂堂正正地做人。
  我国古训中曾有这样一句谚语:“每有患急,先人后己。”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而在母亲的日常言行上,就真正是恰如其分地体现着这种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多年前的某个傍晚,天上突降大雨。想到母亲没带雨具,我便以送伞为名,借机去母亲工作单位看看。当湿漉漉的我突然出现时,母亲既感惊讶又满心欢喜。出于母爱天性,怕我淋雨生病,本想责备几句,眼见同事都在夸我年少懂事,知道心疼长辈,就没有再吱声。
  见我带了两把雨伞,母亲立即毫不犹豫地将其中的一把伞,硬是塞给了一位年长的阿姨,而我们母子俩则共用一把伞,相互依偎着顶风冒雨返回了家里。直到进屋后,我才发现母亲全身已基本湿透,想必是途中她将伞都照顾到我所致。当时我曾责怪母亲不该让伞,弄得我白辛苦了。母亲说:“你能去送伞,说明你懂得了孝敬父母。妈把伞让给人家,也是为了互帮互助。要记住,你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就拿送伞这件事来说,最大的功劳其实就是你啊!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虽已时隔多年,每当想起此事,对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我依然记忆犹新且倍感温暖。
  上世纪70年代,正值昌飞发展的创业时期,工厂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广大职工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平时供我们这些孩童享用的零食自然也极为有限。因为我的外婆家在上海,每年都会不时地给我们家寄来些沪产糖果、糕点等。诸如大白兔奶糖、果脯、云片糕等稀罕物,迄今仍是我对那个年代最美好的甜蜜回忆。对于从上海寄来的各种食品,母亲都会专门锁在柜子里,每天只是定量分给我和大哥一点吃。但只要有邻居家孩子到来,母亲总是既热情又慷慨地拿出些给他们。当时的我别提有多心疼,认为母亲偏心,对自家孩子那么小抠,却如此大方地恩惠他人。母亲为此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有了好东西时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你关照了别人,人家有了好东西,也同样会想到你,这样大家才会越处越亲,邻里关系才能越来越好。”
  母亲的这番话的确不假,后来住在我们周围的不少邻居,果然是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互相送去一些,彼此间的感情与日俱增,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谐。多年以后,大家都相继搬到条件更好的居所,也仍然互有往来,情谊深厚。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随着岁月长河的飞速流逝,我已步入天命之年,虽然既未谋取到令人羡慕的显赫职位,也未创造出事业成功的炫耀光环,但我还是自信地认为走得稳健踏实,这不能不得益于母亲传递给我的那些为人处世的正能量。
  感谢慈祥与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