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力量攻坚克难保障交付 2023-05-26 

  

陈科志 刘帅龙
  国之重器,以“心”铸之。在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主战场上,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一支支“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铸心攻坚,他们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成为推动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尖刀连”。
  全力攻关 确保任务完成
2022年,面对一型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任务严峻挑战,航发科技成立联合试制攻关党员突击队,突击队全员上下一心、全力攻关,最终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
  迎难而上,协同作战抢进度。为完成可靠性试车和发动机逼喘两项试验,突击队联合中国航发动力所等单位成立现场保障团队,并制定试车保障方案。试验期间,团队成员轮流值守、协同作战,试车台内总是灯火通明。“要时刻关注试车指数,保障试验一次成功。”试车小组组长任超提醒着青年队员,他深知,时间就是战斗力、进度就是装备量。
  在联合保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突击队按期完成了可靠性试车和逼喘试验,为后续研制工作赢得足够时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齐心协力,冲刺攻坚保交付。去年年底,项目进入年度关键冲刺期,发动机交付责任令迫在眉睫,但涉及集件、生产、装配、试车等多环节,时间紧、压力大、挑战多,资源如何协调?过程质量如何保障?节点如何守住?突击队当机立断,启动了“大战三十天 全力保交付”党员攻坚竞赛行动,“完成型号任务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大家要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动员会上队长发出了热血号召。
  红色力量激励着突击队员们绝不懈怠,突击队充分调动供应采购、生产制造、技术保障、试验试车等多方力量,任务接连完成,指标接连通过,全体队员的联合攻坚和通力协作,有力保障了全年目标实现。
  暖心关怀,凝聚力量促发展。党员突击队注重队员思想引领,持续开展学习教育、关心慰问和谈心活动,不断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在任务攻坚期,突击队组织召开党的二十大专题组织生活会,队员们深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分析问题、突破工作瓶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在抗疫驻厂攻坚期间,团队多次进行慰问关爱,疏解队员思想困惑,提供贴心帮助,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极大提升团队战斗力,为加速推进年度任务完成汇聚强大合力。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一支突击队带着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热爱,用热血青春和智慧力量,在新的一年又踏上加快研发的新征程。
  多措并举 加强周期管控
进度就是装备量、周期就是先进性。为加强型号产品周期管控,中国航发南方专门选拔党员骨干,成立了一支期量标准管控突击队。经过一年的努力,南方公司生产周期管控工作更加规范,实现了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周期控制,有效支撑AEOS生产制造体系建设应用,推进型号产品生产制造周期、修理周期、装试周期持续缩短。
  协调联动,完善制度标准。在遇到技术瓶颈、现场与外部供应不畅情况时,突击队联动生产、采购、技术、质量各部门,组织协同完善修理、排故等流程管理制度,编制《不中断寿命维修管理办法》《内部零件物流转工管理办法》《物资采购期量标准管理办法》等内部规定,确保周期管控标准化、制度化。同时,团队建立零组件期量标准和转工周期数据库,通过迭代优化逐步缩短制造周期,实现了外购物料入厂复验全流程的信息化管控。
  集成数据,优化生产流程。针对厂内修理流程复杂、涉及部门繁多、沟通协调难度大等问题,突击队按照“以流程为导向、以信息化为基础、以落地为目标”的思路,优化修理机全生命周期流程,将各环节按照模块明确划分,深度集成MES系统、物流系统、试车系统数据,确保各类数据传递的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多部门联动起来,突击队员将每台发动机看作一张“订单”,各环节看作“工序”,实时动态获取每台发动机情况,并根据期量计算出各环节预计时间,实现精准考核、正向激励,实现全过程显性化管控,共同保障周期管控目标完成。
  突破瓶颈,缩短交付周期。针对在一线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队员们实施“关键瓶颈挂图作战”,提前梳理出瓶颈零件,制定进度管控表,建立局部缓冲库存应对突发情况,有效提升了生产均衡和稳定性,实现整体生产周期缩降。结合集团工艺精益化推进方案,突击队对核心产品开展家族化调整及族内零件加工路线优化,制定了标准工艺推进计划、工艺路线优化计划及族内零件工艺标准化计划。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169个家族典型零件的工艺精益化。
  在全体队员的紧密配合下,去年初确立的任务节点全部完成,期量标准管控项目各项措施有效落地,突击队员们正朝着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加快建设航空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