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创新引领航空工业制动高质量发展 2023-03-21 

  

付鹏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阐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航空工业将高质量发展作为2023年工作主题,并为全集团体系化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承接落实党中央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航空工业制动党委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统筹谋划。通过对发展经验全面总结、对形势任务综合研判,我们认为,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建设航空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制动必须更为坚决地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以创新引领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制动是国家航空制动产业的发源地,规模大、技术引领力强、产业影响力突出。作为航空制动产业的“国家队”“主力军”,制动聚焦用户需求和价值创造,进一步对标世界前沿制动技术,始终面向装备建设发展需求、工业体系建设需要、企业高质量发展任务,按照航空工业党组“领先创新力”建设、“创新决定30条”工作总体部署,深入推进“创新制动”建设工程;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在高品质长寿命轻量化机轮、多变跑道自适应防滑刹车控制技术、高可靠性机轮刹车系统关键技术、全电刹车系统工程化应用、新型刹车材料制备技术、大型锻件精密成型等关键技术方面,进一步缩短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持续推动航空机轮刹车系统研发生产数智化转型,逐步形成机轮刹车系统正向研发能力和高效精益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在役型号产品可靠性、经济性水平,促进航空机轮和刹车系统自主创新、跨代发展。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创新技术带动需求增量升级。高质量发展是更充分、更均衡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制动是多学科综合的复杂应用系统,具有产业拓展的天然属性。公司将坚持以创新创造需求,立足成熟航空制动技术,加强技术探索与预先研究,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满足新型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等对机轮刹车系统技术需求的同时,突破现有产品专业、现有用户,积极推动创新技术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以及重点基础设施方向发展;重点加强对公路交通制动、轨道交通制动、热端部件、轻量化树脂基、特种装备制动等产业的培育力度,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链长制”“一品一策”等发展策略,优化内外部资源向核心产业链聚焦,在促进机轮刹车专业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力、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制动技术,不断开辟新的应用市场,努力构建海陆空天一体化齐头并进的产业布局,促进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的平衡。与此同时,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以产业链的延展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专业面的拓宽巩固市场占有率,加速构建“军机巩固发展、民机引领发展、非航跨越发展”的现代制动产业体系,更好地服务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实践证明,一个企业如果掌握了创新人才,建立起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就会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因此,公司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路径,巩固扩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推进新时代人才发展体系建设,改善人才引进方式方法,拓宽社会招聘渠道;打造专家人才队伍,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选拔优秀青年骨干,构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科研人才、核心人才占比;健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科技人才中推行类别和周期培养评价,提升人才培养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多措并举,确保高端创新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在预先研究、创新体系、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等方面发力,并通过实施纠错容错、产业激励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激发全员敢闯、敢干、敢首创,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有效发挥制动产业整体功能,提速制动专业建设步伐。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多元、开放的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而多元开放的创新平台将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力支撑。制动将在已有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市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基地、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司创新平台体系,对接国家、“秦创原”和航空工业有关政策,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常态化产学研对接机制;力争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借助相关平台的独特优势,拓展创新技术、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引进渠道,有效实施高质量人才引进策略,重点开展专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坚持“管理为先、传承创新、打造一流制动科技”科技发展理念,强化管理、创新体制,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开发力度,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推动航空机轮刹车系统研发制造能力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起降制动系统科技实力,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步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营造创新文化,广泛团结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团结奋斗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将党中央、航空工业党组的决策部署融入制动科研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贯穿企业各个业务流程和工作模块。公司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打造“人文制动”为目标,实施“举旗塑魂、建功立业、权益保障、关心关爱、夯基固本”五项工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凝心聚力、汇聚共识,激励全体员工投身到干事创业中去。制动党委将进一步从激励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出发,逐步健全完善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将企业家精神作为推进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履职、认真做事,在明大事上坚定坚决,在想干事上用心用力,在会干事上提质增效,在干成事上善作善为,在能共事上同心同德,在不出事上自警自省,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不负上级党组织重托,不负职工信任,不负市场客户期待,成为对国家对企业对社会真正有贡献有价值的企业家。通过对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有机整合,促进各主体在“0-1-10-100”的创新路径中找准定位,协调配合、高效联动,最终实现创新体系效能的最大化,创造出更多价值。
  历史昭示未来,奋斗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制动党委按照航空工业党组、航空工业机载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工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抓好学用结合,聚焦“十四五”发展目标,围绕“创新制动、数智制动、人文制动”建设主线,在推动航空制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制动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努力肩负起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的职责使命,以创新引领加快推动制动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系航空工业制动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