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工艺管理基础 提升工艺质量水平 2023-02-07 

  

  工艺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产品研发及交付质量的重点领域,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工艺端主要包括工艺设计及执行管理、工艺技术开发及管理两个核心业务域。
  现状分析及需求
设计工艺协同落实不够,协同手段较为落后。产品设计在生命周期中的时间和成本占比相对较小,但造成的影响却较大,但长期以来因工艺性问题造成的设计反复更改,以及生产反复迭代问题频发。在AIPD中明确规定了设计工艺协同的流程和方法,但由于协同手段落后,导致协同的效率和质量欠佳。
  工艺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老旧工艺应用缺乏有效管理。工艺规程编制粒度较粗,部分工艺信息填写缺乏规范支撑,致使工艺文件对现场生产的指导性不足,进而对现场生产组织和执行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对老旧工艺、禁限用工艺的使用缺乏有效管理,给生产质量造成隐患。
  部分工艺质量问题久而未决,特种工艺质量管理亟需加强。由于缺乏系统的问题梳理、分析和攻关,部分工艺质量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质量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交付。此外,针对特殊过程的内外部质量管控仍存在粒度较粗、管控不够严的问题,影响工艺质量。
  工艺技术开发缺乏有效组织,先进工艺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不足。在工艺域技术开发的项目管理、过程管理和成果管理上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组织,致使工艺域技术开发项目的数量、质量均与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在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也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
  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南京机电在工艺设计及执行管理、工艺技术开发及管理两个核心业务域开展组织机构、制度规章和人才队伍等条件建设。
  工艺设计及执行管理业务域。为进一步夯实管理能力,南京机电面向设计工艺协同、工艺设计、工艺执行三大环节,聚焦工艺基础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技术问题处理等业务开展质量提升工作。
  设计工艺协同环节,面向各研究分部制定材料选用指南,规范、优化材料选用流程。同时,梳理标准工艺性审查规则,并基于此开发计算机辅助工艺性审查系统,提高工艺性审查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各研究部、各制造分部间的设计工艺协同。
  工艺设计环节,组织各研究部和制造分部开展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组织禁限用工艺清理整顿、老旧落后工艺改造、新工艺应用研究工作,支撑全面质量提升工作的落地。
  工艺执行环节,通过“揭榜挂帅”开展某型涡轮轴加工、某型扩散焊等重难点质量问题攻关;在特殊过程管控方面,在加强对内部特殊过程有效管控的同时,细化外协零组件管理要求,定期检查外协供应商特殊过程的执行情况,定位外协特殊过程的薄弱环节,并给予技术扶持。
  组织管理方面,组织成立事业部联合工艺攻关团队,发布了《事业部联合工艺攻关团队工作管理办法》,形成事业部工艺技术专家库,指导事业部联合工艺攻关的各项工作开展;积极开展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已组织开展10场工艺系统培训,参培人员近280人次,不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
  工艺技术开发及管理业务域。面向新产品研发及瓶颈工艺技术的突破需求,以及工艺技术自身的发展需求,开展工艺技术规划、工艺技术项目管理、工艺技术成果管理,确保规划落地、项目实施和组织资产有效管理。
  一方面,“十四五”工艺规划为蓝图,依托工艺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专项团队和管理制度,监控重点项目工作开展,突破工艺技术瓶颈、推动“三新”应用。
  另一方面,紧密跟踪先进制造技术,与高校和单位联合开展项目合作,加速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落地,并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内部人员能力提升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取得明显成效
工艺设计及执行管理能力提升设计工艺协同能力稳步提升。通过制定发布材料选用指南,开发了材料优选库,使金属材料选择范围缩减28%,非金属材料选择范围缩减21%;推动MBD技术在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应用,梳理200余项工艺性审查规则,部署全三维模型驱动的计算机辅助工艺性审查系统,实现基于唯一数据源的设计工艺协同。
  工艺执行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工艺设计及执行能力提升方面,制定了《标准作业指导书实施细则》,并组织开展了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评审,推进工艺的标准化和精细化建设;在内部特殊过程管控方面,严格落实年度特殊过程确认计划,2022年度共有30余项特种工艺需开展确认工作,现已完成20余项;在外协特殊过程管控方面,成立外协特殊过程管理团队,制定外协特殊过程审查工作计划,涵盖了十余家主要供应商,目前供应商的特殊过程现场审查和特殊过程文件预审查已有序开展。
  事业部联合工艺攻关初见成效。2022年已组织开展6次线上/线下工作会,形成7份项目月报,针对影响生产、质量的瓶颈工艺问题提出了35项合理化建议,其中已有11项建议应用到生产中,推进事业部实体化运营,促进事业部工艺技术攻关能力的提升,协同突破事业部制造瓶颈。
  工艺技术开发及管理能力提升2022年已完成“十四五”规划项目16项,正在进行项目47项,同时加强专利、论文等技术成果的形成,组织开展多场成果申报交流会。
  针对重点工艺技术开发需求,增材制造方面,举办3D打印设计应用大赛,共征集参赛项目21项,同时开展3D打印产能推进工作,强化3D打印技术型号应用能力,初步实现3D打印技术自主可控,打造相对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数智制造方面,通过建设计算机辅助工艺性审查系统、优化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TCM)、开展全三维设计制造技术应用项目,协同建设工厂大脑项目,形成覆盖设计工艺协同、工艺设计、工艺执行环节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
  可推广借鉴的经验
制度及指标牵引。从技术能力、制造能力、人员能力等维度定义工艺绩效考核指标,牵引拉动南京机电整体工艺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细化、优化已有工艺域业务标准规范,加强标准和IT的紧密融合,提升标准执行效能。
  平台支撑。通过打造多业务域互融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将设计工艺协同、设计工艺数据传递、结构化工艺编制及资源管理、MBD等多项业务协同推进,实现流程管理一体化、数据传递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业务环境一体化的工艺业务管理体系高效运营。
  (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