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飞场上的“大白” ——记航空工业试飞中心三亚外场测试团队 2023-02-03 

  

尹川 闫蓉
  2022年8月初,三亚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仍在三亚保障的试飞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这关键时刻,有那么一群试飞人,他们毅然决然留守岗位、坚守一线;他们不畏艰难变身“大白”,抗疫中书写不平凡;他们以试飞现场为家,以科研试飞任务为己任;他们用专注、真情为我国试飞事业的顺利进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放飞前检查正常!遥测正常!”团队老大哥沙永忠正手指口述,认真检查着即将起飞的每一架试验机,他就是这样一个认真负责的试飞人。作为现场测试团队的“片长”,他刚过完新年就奔赴于此。他是团队的知心大哥,不仅引领着团队的工作任务,也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在疫情期间井然有序地生活提供支撑。团队中有一位大姐叫张力群,在抗疫封控的时候,在闷热难忍的时候,她那活泼幽默的性格深深感染着团队每一个人,纾解大家疫情下压抑的情绪。团队的另一位大姐刘宝凤在团队里干着内场的数据处理工作,每个飞行日都像期盼孩子一样等着试飞数据归来,她也是工作到最晚的一个,一丝不苟地完成数据的解析与转换。团队里还有两位年轻人朱贵博和王楠,在几位大哥大姐的耳濡目染下,他们也开始变得乐观起来,以蓬勃的朝气冲锋在前。就是这几个可爱的试飞人,在疫情之下团结协作,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试飞人的使命。
  在疫情开始肆虐之时,团队并没有太多惊慌,积极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集体隔离,但团队并没有因为任务的暂时搁置而停下脚步。除了每天按时参加核酸检测之外,在沙永忠的带领下,他们还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上一阶段问题数据的原因分析、文件流程的合规自查及配套资源的梳理,形成了待解决的问题与处理处置清单。所有团队成员都在等待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扑向岗位一股脑打通这些堵点、痛点,为日后更顺畅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就是这几个努力的试飞人,封控中永不止步,永葆初心,用敬业精神诠释着试飞人的使命。
  终于到了9月中旬,三亚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团队的每位成员都迫切希望能继续奔赴外场开展工作,因此他们全部穿上了防护服,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定的信心、最严密的措施,全力以赴投入到外场保障工作中。
  为了追回因疫情影响的试飞进度,恢复飞行后节奏明显加快,每天的飞行强度增加。于是,他们化身“大白”,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谱写着一个个动人的片段。早场在5时多就要出发,在早早起来穿戴好防护服登上进场车前,大家当起了彼此的“镜子”,互相检查一下装备,伴着蒙蒙亮的天空,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9月的三亚温度依旧居高不下,机场的地表温度已经超过60摄氏度,疫情下开展工作比预想的情况还要艰难,只穿好防护服就已经行动困难,稍有动作便热得汗流浃背,大家都尽全力克服身着防护服给工作的开展造成的困扰,努力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现场放飞时熟悉的操作在这时也显得有些笨拙,双眼也随着流下的汗水逐渐变得模糊,随手擦汗的本能反应也被双眼前的面具阻碍,只能使劲眨巴眨巴眼睛,甩甩脑袋,继续手下的工作。
  除了这些,更为难以克服且略显尴尬的问题是外场上厕所的不便,为了不耽误工作,穿着防护服只能不吃不喝,尽量避免上厕所。工作一天下来,大家的衣服一直在汗水中浸泡着,大家苦中作乐,开玩笑说:“我们都泡白了。”就是这几个勇敢的试飞人,在困难中迎难而上,坚守初心,用他们的热量诠释着试飞人的使命。
  越是紧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忠诚担当。正是试飞人在疫情之下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将试飞任务放在首位,做好了三亚现场每个架次的机载测试、遥测监控、数据处理工作,才能圆满保障各项工作。这种可爱的、努力的、勇敢的特质正是试飞人勇攀高峰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