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变革未来 推进航空无线电新跃升 2022-08-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已成为“十四五”的主旋律。航空无线电领域技术作为构建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核心专业,唯有创新方能占据空中作战跨代优势,实现克敌制胜。
  “十三五”期间,航空工业上电所立足软件无线电和抗干扰通信技术,在综合射频和通信数据链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2022年,围绕集团“创新年”主题,上电所面向“体系互操作、电磁强对抗、装备综合化”需求,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集智协作为基础,以党建引领为根本,努力突破面向电磁对抗作战的无线电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航空无线电装备,积极构建、升级新质作战能力。
  立足技术创新 加快自立自强
“十三五”期间,上电所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承担了国家、装发、军科委、各军兵种等渠道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创新项目,围绕提升航空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作战能力的目标,突破了软件通信体系架构(SCA)、可重构射频综合、多维度抗干扰通信、信号资源虚拟化等系列关键技术,打通横向射频综合途径,推进波形与平台解耦,构建了基于通用产品组件(CBB)的软件无线电产品平台,建立了机载软件无线电开发环境。发布了系列航空行业标准、集团标准,形成了机载综合CNI系统、综合信号处理系统、机载通信数据链系统三大产品线,具备为各类飞机提供系统级、平台级、功能级、模块级解决方案的能力。
  “十四五”期间,上电所将坚持应用导向,重点开展电磁域的理论认知和核心技术研究,逐步探索装备新质能力增效点和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点。加强对电磁信号理论研究和电磁管控应用一体化研究,探索自主的新体制多功能波形,打造高可靠抗干扰新通信导航体制;结合芯片化和微封装技术的发展,统筹横向与纵向双综合,克服力学、材料、电子、电磁、信息等多物理场约束,加快面向电磁蒙皮的孔径综合和阵列微系统设计,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围绕信号虚拟化构建电磁域资源池,实现功能按需生成,灵活加载,持续夯实复杂电磁域装备和技术集成验证能力。
  用好举国体制 加强集智协作
  随着航空无线电装备复杂性日益提升,装备中所包含的学科、功能、性能界面日趋模糊,涉及数学、物理、材料、电磁学、信号、光学、力学、工艺、信息论、博弈论等多个专业。跨界融合、团队协同成为了无线电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十三五”期间,上电所与相关高校开展了深度技术合作,在无线电通信和导航算法方面协同攻关,取得了技术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显著成果;与主机所深度协作,共同开展了正向设计、射频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及集成验证等,通过产品技术服务,实现了在综合信号处理、机载CNI方面产业领域突破。
  “十四五”期间,上电所将打破传统的航空无线电单点技术创新模式,以新一代航空平台应用为导向,聚焦核心产品、技术和能力三个清单,推进以系统级、体系化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重大创新变革,构建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背景工程、重大创新项目为牵引的创新体系,开展以系统级为主,辐射其他与电磁相关领域的系统级集成创新和颠覆式技术创新。依托软件无线电专业实验室和产品平台,加强与国内军方研究机构、优势高校资源和芯片专业厂家的联合,进行集智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与各主机单位密切协同,建立联合攻关团队和研发生态,为军方用户和主机所提供产品技术IP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与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优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逐步将成果和技术辐射推广到各军兵种。
强化党建引领 深化“双融双促”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指示,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无线电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入谋划无线电产业创业期以及“十四五”重大产业变革和技术变革,全面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准确识别“十四五”无线电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格局,抓住国家重大创新、重大工程的突破点,将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推进产业新突破。
  加强党建对创新思想的引领,将党旗树在创新战斗一线,建立重点项目的党员突击队、罗阳青年突击队。通过专题学习、技术头脑风暴、支部共建交流等多种形式,凝聚思想,汇聚人心。加强对党员突击队和优秀党员事迹的挖掘和宣传报道,积极选树典型,通过项目历练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加强对青年员工职业规划和思想引导,依托重大项目为员工创造广阔的干事创业平台。落实精准化培养思路,以1~3年、5~10年、10年以上为分割线,构建管理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规划;针对每个员工的专业和个性标签,匹配符合专长的工作岗位,积极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面向“十四五”,上电所将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积极推动航空无线电产业从单点技术创新迈向系统性创新,从电磁信号理论到应用,构建未来空中无线电“幽灵”杀手锏,实现电磁制胜,同时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核心关键装备服务,以专业化视角,以创新性思维攻坚克难,打造电磁域无线电装备核心竞争力,推进航空无线电产业的新发展新突破。 (航空工业上电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