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离开学校之后 2022-08-19 

  

子铎
  当仲夏蝉鸣喧闹热烈,当草木清香的热风掠过,当满目葱茏绿意正浓,又一批青春学子怀揣憧憬与向往,从五湖四海奔赴祖国的航空事业,为热爱、为理想、为信仰勇毅前行。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萤萤之光,终汇成璀璨星河。正是一代代航空人忠诚奉献、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攀高峰,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无奋斗,不青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新时代航空青年大有可为。
  青春须立志,读懂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青年进取之基、成功之梯、动力之源,青年人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小我”融入“大我”,扎根航空、奉献国家。“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每年毕业季,这样的条幅在清华园随处可见,7年来,一点一点长在了郝赫的心里。2017年,郝赫加入了航空工业制造院,面试时室主任对光电事业发展前景的介绍,深深打动了他。入职的5年来,他去过戈壁荒漠,也到过酷热的南海,只为参与打造“大国重器”那种不可替代的成就感。清华大学教育他——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航空工业告诉他——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愈发深刻地烙在他的心里。
  青春须创新,挑战极限困难,激发自我活力。一件件大国重器在能工巧匠们“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中打造诞生,这离不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专注,更离不开勇于革新、自我淬炼的干劲。1996年,18岁的孙飞以优异成绩从沈飞技校毕业,怀着对未来的希冀跨进了航空工业沈飞的大门。26年来,他执着追求更加准确的精度,更高的加工效率,最完善的工艺方法,先后考取了车、镗、刨、钻、数控车5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师资格,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太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孙飞的手里都变为了成功,持续升级更新自身“专利”,节约资金不计其数。
  青春须实干,挑起肩上重担,锤炼担当硬核。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迈进的背后,是无数朴实平凡、默默无闻的航空人矢志前行的身影。“能从事一份铸就我国最强航空利器的工作,是我的荣幸。”2011年,中国自主研制的某型飞机成功首飞,高芳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战斗机研制人员。两年后,高芳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成为了航空工业成都所的一员,恰逢某型飞机的研制任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她快速进入到“以战代练”的阶段。工作10年来,作为飞机设计人员,高芳和她的团队夜以继日、全心全力地投入工作,从无人机到有人机,从现有机型到未来机型,一次又一次推动了航电系统软件架构的演进,而她也从一名设计人员成长为任务系统软件架构设计方向的负责人。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近年来,航空工业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系统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体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助力打造航空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专项引才政策,体系化推进人才培育,科学精准评价人才……确保潜力能挖尽挖、招数能出尽出,让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一代型号一代人,时代的接力棒不断传递着。新时代航空青年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自当踔厉奋进、笃行不怠,练好能力本领基本功,择一业、终一生、成一事,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绽放青春书写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