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马公司提出“忠诚僚机”全新发展理念 2022-08-09 

  

廖南杰
   7月11日,于今年3月刚就任洛马公司“臭鼬工厂”总裁的约翰·克拉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对未来空中作战提出了全新展望,即以有人/无人编组(MUM-T)为基础,广泛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自主赋能的多样化飞行器,特别是低端的、更加“一次性”(译者注:“一次性”为expendable,“可消耗”为attritable,后者成本较前者更高)资产的“分布式概念”。
  克拉克称,洛马公司在广泛分析其他公司在研的“忠诚僚机”项目后,认为其成本更高、后勤负担更重(如可能需进行海上回收),因此“已开始探索一次性飞机的构想”,并着手投资研发多种“低端”无人机,旨在“增强”F-35等有人系统。该公司希望了解“如果将这类无人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且可选(是否)回收时会发生什么”,并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克拉克拒绝透露洛马公司的低成本无人机可能采用的特定设计,但表示其类似于一支美式橄榄球队,按四分卫、跑锋、外接手、线卫等划分任务,“有些可能搭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进行瞄准提示,有些可能搭载4枚AIM-120中距空空导弹拦射敌方飞机,有些可能搭载小型‘空中动目标指示’(AMTI)雷达生成空战场综合态势图,有些可能搭载保密通信系统作为中继节点”。单套系统结合了速度、隐身性和低成本,可作为F-35的遥控武器站,提供“额外4~8枚导弹的火力”。
  根据洛马公司同期发布的宣传视频和图片,其“低端”无人机至少由四种不同设计组成:
  采用V形尾翼和下单翼的“通用多任务载具”(CMMT)蜂群无人机,可由F-35外挂和空射,具有“低成本和可定制载荷”;
  采用飞翼布局的“下一代无人机”(NGUAS),可作为“高生存力情监侦伙伴”;
  采用V形尾翼和上单翼,机背有明显隆起的无人机,很可能执行通信中继和目标处理任务;
  采用V形尾翼和背负式进气道,前出执行动能打击任务的无人机,很可能是该公司竞标美国防部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远射”(Longshot)计划的机型。
  洛马公司还在探索高端有人机与低端一次性无人机在分布式作战环境中的具体组合和实际效能。克拉克对美空军飞行员的任务负荷也表示了担忧,认为仅操控飞机和机载系统就已占据后者“几乎全部的精力”,指挥控制无人僚机可能使其不堪重负,这也是该公司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自主技术的主要原因,希望其研发的无人机“无需过多人在回路的干预”,也不会“对飞行员增加更多负担”。
  这表明,除单机成本外,洛马公司研制的“忠诚僚机”将与克拉托斯公司的XQ-58A“战神婢女”、通用原子公司的MQ-20“复仇者”、波音公司的MQ-28A“鬼蝠”等存在显著的理念差异,克拉克将上述三种称为“附属”(attached)式,对有人机飞行员的指挥控制依赖程度更高,而洛马采用的是所谓“分离”(detached)式,无人机的自主程度更高。“在与能力相当的对手交战的前10天,有人/无人组合就可能成为左右战局的胜负手”。
  克拉克称,洛马公司希望其研发的低端无人机可在未来3~4年内部署,特别是列装美军驻印太地区部队,而更宏观的未来空中作战“分布式概念”将伴随美空军“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的入役,在本世纪30年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