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脊梁 彰显担当 持续推进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2-08-09 

  

  航空工业沈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
  依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部署要求,沈飞公司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公共服务等职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革目标
聚焦航空主责主业,沈飞坚持从企业高质量稳健发展的角度优化产业布局,集中优质资源向航空产业集聚和转移,不断提升航空产品研发、集成、试飞、维修及服务保障等核心能力。
  沈飞发挥主机厂产业龙头作用,聚焦制约军民机产业发展的短板,打造高效率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助推所在地区建设高水平航空产业集群。
  同时,以创新驱动的内生需求为核心,构筑先进研发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机制,建立健全自主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支撑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
  思路举措
沈飞按照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阶段性推进的总体思路,持续开展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
  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优化业务布局,构筑航空产业新体系。以系统思维审视产业链完整性和核心业务自主可控性,统筹策划产业链补齐建强的方向,重点补齐研发设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维保能力,进一步加强集成试验等核心能力建设;推进厂所战略协同、研发协同、服务保障协同和市场协同,提升产品由工程图纸到工艺生产的转化效率;以资本为纽带补链、延链,建设产品研发、维修基地,形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掌控能力;整合资源,紧跟国内外技术发展,提升飞机研制能力;发挥链长引领作用,加强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以核心能力打造为目标,调整产线和能力布局,建优建强供应链体系。以技术和能力分析为基础,按照“核心能力自主化、重要能力产业化、一般能力市场化、工业服务社会化”的原则,系统策划产线调整方案,同时加强供应商培育,拓展选商资源,重点培育系统内专业化企业,引导本地供应商逐步成长为战略供应商。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产业、新技术,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着力构建与新兴科学与技术发展范式相匹配的创新体系,建立新一轮科技竞争优势,对新一代产品进行技术储备和能力打造;营造创新氛围,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让科技人员想创新、愿创新、能创新、会创新。
  预期效果
产业链健全、主责主业集聚。沈飞通过产业链的前向、后向整合,实现沈飞公司从研发、制造到维修、服务保障的全产业链条布局;主责主业进一步聚焦到航空领域。
  供应链健硕、交付能力提升。沈飞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属地配套航空产业协调发展,带动相关配套产能建设升级;有效管控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制造、交付的全过程,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创新驱动、核心能力突显。沈飞实现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的攻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单元建设,推动生产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构建原创技术策源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沈飞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引领航空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为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推动公司稳步实现“三四五”发展目标。 (航空工业沈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