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加速赋能“中国智造” 2022-02-11 

  

张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在顶层设计、产业培育、应用推广、生态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工作推进。《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战略方向,工信部出台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有关工业互联网标准、网络、平台、APP、安全、标识解析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
  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
  网络体系方面,我国高质量外网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连接18万家工业企业。工厂内网改造试点范围不断扩大,“5G+工业互联网”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辉表示,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进而实现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载体,将带来生产方式、企业形态和产业组织的根本性变革,对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是赋能,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新数字基础设施。二是赋值,5G与其他技术组合提供全新应用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大的价值空间。三是赋智,5G为我国传统短板领域的智能化突破和融合新技术的创新提供重大机遇。5G与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将有望重塑工业网络产业链,推动工业装备、工业自动化系统等智能化升级。
  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
传统工业不同程度开展了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升级,借助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化生产流程,甚至是流程再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周健奇提出,通过工业互联网为行业带来新动能。一是加速培育传统工业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尽快形成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顶层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是纯粹的第三方服务商,也可以是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企业。二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完善数字时代的产业新生态。三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创新共同体由主要客户、主要集成企业和主要中上游供应商组成,致力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四是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治理功能促进传统工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出台传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支持政策。
  如何解决产业发展短板
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秦海林给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在工业研发设计软件等“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围绕重点核心技术进行突破,积极探索通过设立工业软件重大专项的方式,重点培育有实力的工业软件企业。
  第二,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等技术应用快速迭代的新兴领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积极性,发挥数字科技企业的平台和数据优势,在工业互联网项目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等全环节向数字科技企业开放,探索一套适应工业互联网场景特点的新型组织方案。
  第三,在网络、硬件与安全等技术市场相对成熟的领域,充分利用产业联盟平台,推动国内软件企业通过联盟打造产业生态,提高在技术和标准方面的竞争力,完善我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加强工业互联网生态内部的合作,不断增强国内软件企业对制造业企业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四,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共性特点,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
  (本文摘编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