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客舱是如何防控疫情传播 2021-08-10 

  

周华
  据民航资源网报道,南京疫情的溯源结果是禄口机场保洁人员在对俄罗斯入境的CA910航班飞机客舱执行清洁任务后感染了新冠病毒,这引起了网络上不少对于飞机客舱防疫的关注,客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构造?有哪些地方会有可能成为传染源?航司又做了哪些工作来避免病毒的传播?
  走进客舱
现代民航飞机的机身设计可谓是匠心独具,除了要满足最大限度地载客和载货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做到阻力最低。所以,粗略来看,主流的民航客机从外形来看就像是两个半圆合在了一起。这个半圆的上半部分就是客舱,用于载客,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公务舱、经济舱,另外还有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的所在地;而下半部分则用于载货,比如旅客行李,一般是用专用的货箱装或者散装;对于宽体客机,下半部分的货仓也可以放专用的货板。
  对于一架民航客机而言,客舱是最为重要的,直接关乎旅客的乘机体验。根据民航局发布的《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七版)》(以下称《指南》)的“人物同防”的要求,无论是客舱还是货舱,在每个航前、经停还是航后的各个环节都会进行相应的消杀防疫措施,努力阻断疫情通过航空器传播,比如《指南》中规定要对航空器进行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在经停时采用湿式法进行航空器清洁,航后做一次彻底清洁,并至少每月做一次预防性消毒。
  客舱的功能模块与防疫措施
在客舱中,与旅客接触最多的无非是座椅、洗手间和头顶行李箱。对于这些易于与接触的客舱表面,航空公司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洗工作,另外,根据《指南》的要求,“旅客用餐前或接触舱内物体表面,尤其座椅扶手、盥洗室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表后,应及时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未经消毒时避免接触自己口鼻和眼部”。
  从防疫角度来看,我们可能最关心的是前后左右的人会不会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自己。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接触方式和空气循环两方面入手。
  从接触方式来看,公务舱的前后左右的间距比较大,旅客彼此之间接触的几率比较小,而经济舱的前后左右间距较小,互相之间碰到的几率比较大,尤其是左右座椅扶手之间,经济舱的座位一般只能允许有一位旅客将手臂放在上面。另外有可能造成不同航班之间旅客间接接触的就是座椅本身以及座椅上面在头部位置的那一小块方巾。这块小方巾因为要接触人的头发,每一次航班之后都要更换,所以不会成为不同航班之间的传染媒介。
  对于座椅而言,与旅客身体接触的部分的组成一般是泡沫材料外面包一层针织面料或皮革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新冠病毒在离开母体后段时间内就会死亡的特性,座椅本身不会成为传染媒介,但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根据《指南》的要求,各航司采取了严格的消杀措施,尤其是在执行完一天的航班之后,也就是“终末”状态,航司会对对客舱座椅进行“先外围后中心、先上后下,包围式彻底消毒的总体原则进行终末消毒”,并且在“消毒后按照航后清洁要求对客舱进行清洁处理”。
  和座椅相关的接触性传染最有可能的途径就是呕吐袋,平时放在前排座椅的靠背的袋子中。《指南》指出,清洁人员严格遵守消杀流程和标准,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和使用进行检视、使其符合《指南》中的流程和标准,那么堵住这一传染源也不是难事。
  其次来看洗手间。飞机上的洗手间马桶中的排泄物和洗手池中的水都是通过一套真空抽吸系统来吸到废水箱中的,因此不会有病菌散播到客舱空气中的危险。洗手用水则是飞机上独立的供水系统将水加压后供到洗手间的。这套供水系统的水箱和管路会做定期的清洗、消毒。
  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各航司都遵照《指南》的要求加强了对洗手间的消毒工作,对于旅客可能接触到的各个表面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同时对在飞行中如何使用洗手间也做了细致的规定,比如“条件允许时设立机组人员专用盥洗室,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在机组人员使用盥洗室前后做到一人一消毒”“安排旅客有序使用盥洗室,避免盥洗室外聚集,等候时保持适当距离。盥洗室每2小时清洁消毒一次”。
  最后来看头顶行李箱。目前波音和空客飞机上的行李箱设计下拉式和上翻式,旅客将随身行李和物品放入其中,在下飞机时再将其取出,即使中间有取放动作,总的来说与行李箱的接触频次有限,手部触及的也基本限于行李箱锁扣部位。即使不同的人有触及这同一个部位,但比起电梯上不同人触及同一个按钮的几率还是要小很多,再加上《指南》中明确要求对此类高频接触的表面要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行李箱成为传染媒介的可能性非常的低。
  在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关于飞机机舱内空气循环的讨论就非常的多,总体而言,客舱的空气不但经过高效能的过滤器(HEPA)过滤,同时客舱内的空气循环是从上而下循环、不同部位的空气不会横向流动而是纵向流动,避免了不同客舱部位之间的空气互混。
  根据《指南》的要求,对于空气循环系统,尤其是其中担任重要角色的高效能过滤器HEPA滤芯来说,“维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厂家标准进行定期更换,并将使用过的HEPA放置于专用的塑料袋中进行密封,同时维护人员在进行此项工作时也必须严格准手个人防护标准”。
  单通道的窄体机的厨房一般位于飞机的前后两端,而宽体机则在机身中段也会设有一个。在疫情暴发后,航司的餐食供应都改用了独立包装,同时只提供瓶装水,阻断了有可能的交叉感染。旅客在飞机上的餐盒都是回收到厨房的这些容器中的,这些餐余垃圾和剩余的餐食则由专门的餐饮服务人员进行处理,这些人与清洁人员是分开的。根据《指南》的要求,对于航空器的清洁,“如条件有限,应优先考虑盥洗室和厨房的清洁”。可见厨房是重点消杀和清洁的区域。
  飞机的经停服务流程
一个正常航班的过程一般分为“航前—经停—航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的工作人员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从复杂程度和时间压力来看,过站一般是最需要多方协作和时间紧迫的一个环节,因为过站意味着一个航班到了机场,飞机上的乘客要下来,同时各方要尽快准备好让准备登机的旅客准时登机、飞机可以准时出发。
  就工作区域而言,机组人员基本集中在驾驶舱和前后登机门附近(也就是厨房的位置),飞机维护人员除个别情况外一般只会进入驾驶舱,餐食人员则只在前后登机门附近,而清洁人员则不同于这三类人员,他们是要一排排座椅都要挨个地清理、更换头部方巾和呕吐袋,同时清理座椅和地面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另外还要清理洗手间、更换纸巾等易耗品。可以说,与飞机客舱接触最多的还是要数清洁人员,这也就是为什么《指南》中对清洁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和穿脱程序有着严格的要求。
  总体来说,民航客舱环境中可能成为传染源和传染媒介的部位比较有限,只要严格执行民航局发布的最新的防疫指南流程,清洁人员或者其它在飞机上工作的服务人员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阻断这一环的传播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