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耐久、更稳定的固态锂金属电池 2021-07-06 

  

  寿命更长、充电更快的电池对于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展至关重要。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又重又贵,充电还很慢,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几十年来,研究者一直在试图发掘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潜力。相比相同尺寸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前者具有更大的电量,充电所需的时间也更短。
  “因为具有极高的容量和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被视为电池化学的圣杯,但这类电池的稳定性一直很差,”哈佛大学约翰·A·鲍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简称SEAS)的材料科学助理教授Xin Li说。
  而现在,Li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种稳定的锂金属电池,在高电流密度下能至少进行10000次的充放电,远远超过了此前设计的电池能达到的循环数。研究者将这一新的设计与商业化的高能量密度阴极材料进行了结合。
  这一电池技术可将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延长到10到15年之久,与汽油动力车相当,且无需中途更换电池。由于极高的电流密度,充电的速度也得到了加快,有望把充电时间压缩至10到20分钟。该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我们的研究表明,固态电池可能与目前商用的液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有根本上的不同。通过对它的热力学基本性质进行研究,我们能够释放出它的巨大潜能,使它的卓越性能真正发挥作用。”Li说。
  锂金属电池的最大挑战一直是化学问题。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会从阴极向阳极移动。如果阳极是用锂金属制成的,表面上就会产生具有分叉的针状结构的晶体,称作枝晶(dendrites)。枝晶会像植物的根须一样生长到电解质中,并刺穿隔开阴极与阳极的屏障,最终导致电池短路甚至起火。
  为应对这一挑战,Li和团队设计了一种多层的电池结构,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夹置了具有不同稳定性的材料。这样的多层材料并不阻止枝晶的生长,而是通过控制枝晶的生长方式和生长范围,来防止其穿透整个固体电解质结构。
  这一设计可以被想象成一块三明治:一层面包(锂金属阳极)、一层生菜(石墨涂层)、一层西红柿(第一种电解质)、一层培根(第二种电解质)、再一层西红柿(第一种电解质),最后再用一层面包(阴极)来完成这一结构。
  第 一 种 电 解 质(Li5.5PS4.5Cl1.5,又称LPSCI)与锂接触时更稳定,但容易被枝晶穿透;第二种电解质(Li10Ge1P2S12,又称LGPS)与锂接触时则不稳定,但对枝晶的生长具有抗性。通过这样的设计,枝晶能够生长穿透石墨涂层和第一层电解质,但到达第二层电解质时就会停止。换句话说,枝晶能穿透生菜和番茄,但不能穿过培根。培根屏障阻止了枝晶将电解质完全穿透而使电池短路。
  “使用不稳定的材料,反而能让电池更稳定,这似乎违反直觉。但就像螺栓可以控制螺钉穿入墙壁一样,我们的多层设计也可以引导和控制枝晶的生长,”SEAS的研究生,这一研究的合著者Luhan Ye说,“不同的是,我们的‘螺栓’会在第二层处迅速‘变紧’,使得枝晶无法钻透,停止生长。”Li补充道。
  这一电池还能进行自我修复,利用其化学性质填补被枝晶钻出的孔。“研究证明了这一概念设计的有效性,表明锂金属固态电池可以在商用领域与锂离子电池竞争。而且,多层设计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可以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程序兼容。将其发展为商用电池并非易事,仍存在一些操作上的挑战,我们相信能够克服它们。”Li说。
  (武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