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青年纷纷投身祖国航空事业 2021-04-17 

  

徐舜寿

黄志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各行各业都在恢复和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批航空人才,正从四面八方走进人民空军和航空工业的建设队伍,现在正是航空工业急需用人之际,他们也将成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者。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七日,华东军区航空处航空工程研究室成立,这是解放后最早在上海建立的一个航空工程研究机构。
研究室的成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国民党空军供应司令部和南昌航空研究院工作不愿去台湾,留在上海等待解放的技术人员;一是由早期航空管理机构派往英国、美国工厂实习期满回国的技术人员,途径香港,不愿去台湾而回到上海。他们都富有爱国心、事业心,希望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出力。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脱离了国民党的机构,隐蔽下来等待解放,并在解放前夕护卫了航空工厂和仓库。周恩来总理对这批航空技术人员十分关心:﹃这批人才是我国航空工程的技术专家,要很好地用他们,有计划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研究室飞机组黄志千,一九三三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院。交大毕业之际,抗日战争爆发,黄志千怀着抗日救国的志愿参加了空军。一九三八年被分配到成都空军第十一修理厂任教员。他一心想学飞机制造技术,一九三九年他获准转入中央飞机制造厂当雇员。
一九四三年,黄志千出国学习。一九四七年,英国伦敦郊外,一架﹃流星﹄喷气式战机灵巧地在云朵中穿梭,最高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九百七十五公里,创造了飞机飞行速度的世界纪录。看着自己参与设计的飞机试飞成功,黄志千心中有了新的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也能制造出喷气式飞机。因此,他为此做着准备,刻苦钻研飞机设计技术,增长才干。身在国外,黄志千关注国际国内局势,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把航空报国的希望寄托于共产党。同时,他也预见到中国的航空工业必然依靠苏联的帮助,所以开始自学俄文,为回国参加建设做准备。一九四九年四月,他乘船离英,五月到达香港,在我党驻香港党组织的帮助下,辗转朝鲜,六月到达天津,回到祖国怀抱。
在华东军区航空处航空工程研究室工作时,黄志千遇到了徐舜寿,并引为知己。徐舜寿是浙江人,一九三七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正赶上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国难当头,徐舜寿被分配到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工作。八月十四日,日本轰炸机对杭州笕桥机场狂轰滥炸。徐舜寿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十分痛恨,决心扩充自己的航空知识,更好地报效祖国,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机械特别研究班。一九四一年,他被派往新疆伊宁空军教导队,讲授飞行力学,协助苏联顾问培训中国飞行员。
一九四四,徐舜寿考取中国空军第四批出国实习生,到美国学习航空。先后在韦德尔公司、麦克唐纳公司学习。一九四九年,徐舜寿痛切地感到国民党的不作为,投奔解放区。
特设仪表青年专家昝凌,一九三六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学习,同时自学电气知识。﹃七七事变﹄后,他考入国民党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在那里他学到了有关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器、航空仪表等方面的知识,此后留校任教两年,积累了无线电方面的知识。一九四二年,他转到国民党航空研究院任航空兵器组研究员,他学习了航空兵器,掌握了有关电动自动计算轰炸瞄准具和射击瞄准具的知识。一九四五年,昝凌被派往英国学习航空技术。他先后在四个航空厂所学习,接触到许多新的航空产品和先进的测试设备,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某些工厂老板对中国人的轻视和冷落。他抓紧时间学习,积累了不少数据和资料。一九五〇年,他被调到北京,在空军工程部修理处工作。
虞光裕,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技术员。一九三七年考上中央大学航空工业系,历经跋涉,从沿海城市到山城重庆的沙坪坝求学。一九四一年到国民党成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室工作,一九四四年赴美国和英国学习飞机制造和设计。
新中国成立前夕,虞光裕回到祖国的怀抱。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爱国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虞光裕被派到上海,在军队做航空工程研究,任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技术员,负责维护东南沿海的机场设备和飞机。参加了上海龙华机场和虹桥机场的建设。那时候,上海虽已解放,正在修理的机场不断被国民党空袭炸坏,人民空军当时在东北,虞光裕只能看着国民党飞机来犯,心里暗下决心,制造中国自己的飞机发动机,报效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一九五一年年初,朝鲜战争爆发,虞光裕把自己的积蓄除了留给爱人做生活费外,全部捐给了抗美援朝事业,主动请缨为国修飞机。
除了华东军区航空处航空工程研究室成员,还有很多一心要建设祖国航空事业的专家。航空工程是二十世纪初才诞生的新兴学科,南京中央大学首次设立航空工程系,陆孝彭就是在此时开始学习航空。大学期间,陆孝彭对飞机总体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九四一年,陆孝彭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南昆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此后又先后在国民党空军飞机厂工作了三年。一九四四年,陆孝彭被国民党政府派往国外学习。当时中国国内解放战争迅猛发展,国民党政府面临全面溃败。全部返台的命令让陆孝彭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国民党政权黑暗,共产党他又不了解,英方愿意留他继续工作。正在此时,他读到了毛泽东著名的三行本:《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他了解到了国内的形势。陆孝彭认真阅读后豁然开朗并做出抉择。一九四九年八月,他与虞光裕、高永寿经香港辗转回到了祖国。
建国伊始,新中国航空工业筹备创建,迫切需要航空技术人才。陆孝彭到北京南苑修理厂工作,在工程师、技术科长、设计科长的岗位上发挥所长。一九四二年,吴大观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他带着新婚妻子到了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当时条件艰苦,吴大观用两年多时间,潜心研究引进美国的发动机专利,并掌握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艺技术。一九四四年,他被选送进入美国航空发动机公司深造。国外学习期间,吴大观不忘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宣传中国人民抗日的斗争精神。在美国期间,他深感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这极大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一九四七年他回到祖国,但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没有能力再建航空发动机厂。看透国民党的吴大观愤然离职,此后到北京大学教授航空发动机设计课程。吴大观从实践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祖国的航空工业。一九四八年,他带着家人到了解放区石家庄,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接待。此时,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爱国学子,为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而努力学习着,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向航空管理机构递交了申请书。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将在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张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