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方式,能让你与家人在一起 2021-02-05 

  

孟媛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它不仅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更是远在他乡游子与家人、好友团聚的时刻,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一年可能就这么一次与父母、孩子的相聚!
  在我的印象里,每到过年,家里都是提前做好准备,迎接新年。一进腊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大人开始给孩子们准备新衣,准备鞭炮,在喝完腊八粥,大家就等待着小年的到来。南方人过小年和北方人不一样,在南方过小年,吃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习俗,寓意工作、生活一年更比一年高;而在北方,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吃的不同,但对于新年的向往却是一样的期盼。
  到了年三十,母亲和舅妈一大早和好面,提前准备好饺子馅儿和美味菜肴,只为春晚开始的那一刻,将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为家人准备好,老爸也会拿出自己平时舍不得喝的好酒,和舅舅们喝两杯。贴完春联,放完鞭炮,一大家子便围坐在饭桌上,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男人们喝着小酒,女人们聊着家常,孩子们则在吃饭之余开启游戏,其乐融融。结婚后,我发现老公家的年夜饭又是另一种特色,公公一大早开始杀鸡、洗肉、剁肉,婆婆则是准备好煮肉的汤汁和调料,一天都在一锅一锅地煮。除了准备过年要吃的,他们也将一整年的腊肉都煮好,挂起来,以备春播、秋收时直接能拿出来吃。
  虽然南北年有差异,但是团聚、欢笑却是不变的主题。
  2020年,疫情让我们度过了难忘的春节;2021年,随着病例出现在几个省份,国家倡议“就地过年”,这个春节又将成为了一个特别的“非团圆年”。对于希望合家团聚的中国人来说,如何维系情感、关心彼此,创造与家人朋友的连接呢?这种打破以往的生活,或许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一次,我们才能最真实地体会到以往的团聚是多么宝贵。于是我联系了远在外地的亲友们发现,实际上,社交网络的发展,早已让许多人实践出了“云团圆”,找到了属于自己与亲友交流的独特方式,既有新意又有仪式感。
  好友王磊是一个工作在山西的桥梁设计师,前几天跟他视频时,他告诉我,为了安全起见,他今年和媳妇孩子就不回来了,今年的年三十,他打算与临潼的老父亲和老丈人来一场云上酒局,视频连线与家人对饮。
  好朋友严敏也不回家了,她打算今年不让爸爸妈妈在家做年夜饭了,远程帮家人订好了熟食、蔬菜和水果,希望家人尽量减少外出。腊月二十九妈妈生日那天,她也订好了鲜花和礼物。网络让亲情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表哥生活在北京,大数据的推荐,他最近天天在抖音上刷妈妈唱歌。他告诉我,在和妈妈视频的时候,顺带提了一下妈妈视频里的歌,发现妈妈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老妈也觉得儿子到底是结婚了,长大了,也懂她了,理解她了,母子的感情也升温了。
  这只是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肯定还有许多人正在努力寻求与家人更为深度的连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家人团聚。在与亲人团聚变得遥远和稀有时,每个人的方式不同,但对家的那份爱却是不变的。
  在我们庆安公司,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很多都选择了就地过年,舍小家,顾大家。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等到2021年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平平安安地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