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65期   2018021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党员勇争先 联合出实效

——航空工业一飞院与强度所重点试验党员联合突击队攻坚纪实

本报通讯员 王莉芳

最近,笑容又回到了航空工业一飞院某试验主管秦剑波的脸上。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试前单点调试,这个进度进一步鼓舞了团队的士气。而这一高歌猛进的状态,在两个月前,几乎是秦剑波无法想象的。

某疲劳试验是国内航空领域目前为止技术难度、实施规模和任务风险最大的地面强度试验,关系着外场飞行安全和型号定型,受到上级和客户的高度关注。该试验仅准备工作就持续了近一年时间,期间的协调、修正,甚至争执不计其数,为主管秦剑波和他的团队带来了巨大压力。他的同事刘洪权同样“压力山大”——他所主管的历时三年多的一项静力试验即将迎来冲锋,试验方的资源保障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问题……

怎么办?问题层层上浮之后,2017年12月,一飞院党委书记王剑与强度所党委书记尚忠弟经过认真协商,决定就以上两项重点试验成立党员联合突击队,并为之授旗,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研制团队热情,全力冲刺试验任务。

两支突击队集结了一飞院总体、结构、强度、系统等多个专业设计人员及强度所试验人员,党员比例高达94%,由双方的试验主管担任队长。

突击队成立后,试验双方的协作变得更加高效。新建的突击队微信群提高了事务性工作布置的效率;每周一下午召开工作例会,将试验推进情况全方位呈现在整个突击队面前。大家齐聚一堂,通报上周工作进展,分析本周工作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出谋划策,充分发挥专业和团队协作优势,成功解决了诸多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有效推进了试验的进展。

突击队的成立,使每一位参试人员有了更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大家认识到我们是在党的旗帜下携手奋进的突击队,是有着共同目标的战友,也就不再纠结于试验提出方和实施方的分歧了。”对此,秦剑波和他的搭档、同为突击队队长的强度所试验主管王征都深有体会。

思想通则百事通。大家工作愈发主动,也更加能为对方着想:本来就已经实施六天工作制的强度所开始了“周日轮休”,确保试验每日不停;一飞院设计人员则在确保试验要求的前提下,主动对加载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加载点,有效降低了试验实施的难度。

其间党员骨干们更是迸发出工作热情,处处彰显模范带头作用。

2017年12月27日下午5时多,某静力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翼身整流罩限制载荷试验顺利完成。在分享喜悦的同时,团队决心再接再厉,第二日便开始极限载荷试验。一飞院张楠、苏爱民、冯蕾蕾、张增光等党员顶着下班的人流,逆向从强度所返回单位,草草填饱肚子便投入战斗,连夜进行试验数据分析。有人问道:“为什么这么拼?”张楠快人快语回答:“党员突击队就是要有这样的战斗力。”

作为疲劳试验突击队队长,秦剑波身体力行,试验现场不管哪里有问题,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对比他的队友王亚芳,他还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王亚芳的故事更令他佩服。

强度所在做试前准备时,发现试验机制造方没有及时拆除保险接头,导致无法准确安装某试验设施,必须由一飞院发出协调单。突击队骨干、尾翼主管王亚芳为掌握第一手信息,确保协调单的准确无误,不顾自己怀有5个多月的身孕,执意要上离地面十几米的尾翼察看。秦剑波实在拗不过她,只好护送王亚芳上了尾翼。经过一番细致查看,王亚芳发现不仅保险接头没拆除,蒙皮上还缺了几颗铆钉,遂及时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制造方,避免了重大的试验隐患。

突击队不乏年轻党员。他们工作不到两年,但是面临如此大难度的试验,没有丝毫畏惧,勇于承担,勇于创新,为突击队的试验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两项试验进展速度明显加快,顺利完成了2017年考核项目,为型号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