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53期   2018011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沙特F-15被击中事件的分析

拍摄这场战斗的FLIR红外摄像机。

F-15加力并释放干扰弹。

R-27T与F-15交汇瞬间。

R-27T击中F-15。

R-27T爆炸。

逸文

2018年1月9日,也门胡塞武装发布了一段红外跟踪视频,视频显示一架沙特的F-15战机被胡塞武装的一枚导弹击中。视频时间显示为1月7日。这段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网络上的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F-15在空战中被击中的“实锤”。

中东地区一贯是各种先进武器的试验场,本次交战中的一方——沙特是中东地区数一数二拥有先进武器的大户,而胡塞武装则是当年南也门政府军的残部。两者相较,力量水平高下立判。据同情胡塞武装的网络媒体“南方战线”宣称,此次战斗中胡塞武装使用的是从地面发射,经过改装的俄制R-73和R-27T导弹,最终R-27T成功击中F-15。熟悉军事航空的读者很多都知道俄制R-73、R-27T导弹是空空导弹,是苏联时期为苏-27、米格-29等战机配装的红外格斗弹。那么,本应该在战斗机上使用的空空导弹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地空导弹,而且还成功击中了当今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战斗机呢?下面笔者就这次神奇的战斗和“空转地”导弹做个简单的分析。

“空转地”

本次战斗的主角R-27T是俄制R-27导弹家族中的红外制导型号,R-27导弹家族大部分是雷达制导的中距弹,但是出了个红外制导的中距弹也算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一种国际潮流吧,当时,法国的“米卡”空空导弹也有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并存的型号。由于是中距弹的底子,所以R-27T的射程可以达到40千米,这要比一同发射的R-73射程要远得多(R-73对飞机的后向射程为1~12千米)。这两种空空导弹不知经过什么途径流入了胡塞武装之手,但没有战斗机的胡塞武装如何将这两种空空导弹利用起来呢?有报道称,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曾拆卸过米格-29的机载火控系统和电源系统,将其安装到车载底盘上,再加上与原厂火控系统最配合的R-27、R-73空空导弹,都不用对火控系统和导弹做任何修改,由此完成空空导弹向地空导弹华丽的转变。此前沙特方面公布的空中侦察照片也发现了胡塞武装的车载R-27和R-73导弹,这从侧面印证了当年伊拉克的“空转地”的改装手艺可能已被胡塞武装掌握。

不按套路的战法

现在这段视频网上已经传播很广了,虽然不是全部战斗过程,但也可以让我们从这段视频中推断大致的战斗经过。首先,胡塞武装不是政府军,缺乏大型先进装备,没有完整的武装力量,基本处于“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这次击中F-15的战斗应该是场伏击战。在胡塞武装没有地面预警雷达,难以及时发现沙特战机行踪的情况下,索性采用最古老最原始的办法,派人研究沙特战机日常的飞行路线,抑或采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在沙特战机前来支援的航路上、航迹检查点附近设伏。这方法很像当年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击落入侵大陆U-2侦察机的战术,不过当时我国已可以通过预警雷达实时跟踪入侵大陆的U-2动向,为地导伏击部队提供目标轨迹,这应该是胡塞武装所不具备的。而不具备空中目标实时监测能力的胡塞武装能准确设伏,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其次,空空导弹是需要机载火控为其提供目标参数,待到目标进入导弹射击包线范围内才可以射击。前面说过,胡塞武装可能已经掌握了机载火控移植技术,因此有分析认为,胡塞武装是将米格-29的机载雷达搬到了卡车上,为R-27T和R-73提供射击参数。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不论胡塞武装使用的是早期的NO-193雷达还是后期的N-010雷达或N-019雷达,大致都是俯仰范围60度,左右范围80度的视野,探测距离在80~100千米间,就这样性能的机载雷达完全不能够跟地空雷达相比,胡塞武装要想用机载雷达在地面完成搜索/锁定空中高速机动目标的任务,这个难度显然是太大了点。但是,办法还是有的,米格-29上有个光电雷达(IRST)——OEPS29光电系统,这套光电系统重量只有8千克,包括激光测距仪、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安装在机舱风挡前侧。该系统对典型战斗机目标尾追搜索距离15千米,跟踪距离12千米。搜索范围正负方向基本上与雷达大致相同,这是俄制IRST的一大特点。如OEPS29可达到左右各30度,俯仰各30度。激光测距器的最大测距距离在200米至6000米之间。笔者推测胡塞武装应该是在伏击地点待F-15过顶之后,使用OEPS29光电雷达瞄准F-15大致方位,接通R-27T弹上位标器与光电雷达同步,在光电雷达锁定F-15的热源后,由激光测距仪测距,满足射击包线后发射导弹攻击。从胡塞武装公布的视频来看,该组织使用了美国FLIR公司生产的高清红外摄像头拍摄此段战斗过程,是否也可以推测为胡塞武装对使用光学设备更为熟悉?除了光电雷达外,俄制的头盔瞄准具可能会在这场战斗上派上用场,毕竟头盔瞄准具可以与雷达和光电雷达交联,内置标环也更容易让地面人员判断目标是否进入导弹射击范围。

F-15的表现

现在网上对F-15的战斗表现一片指责,认为飞行员没有及时大机动过载躲避导弹,但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被击中的F-15无论是F-15S还是更新型的F-15SA,各种机载电子自卫设备都是很先进很齐全的,就算波音公司和美国空军对国外飞行员的培训比美军自身的培训相去甚远,但是躲空空导弹这些基本的战术动作还是会传授的吧?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卖出的东西砸了自己的招牌。视频中F-15开加力的阶段,一些网友指责飞行员的加力动作让飞机成了R-27T导引头中最明显的靶子,而当时实际什么状况呢?飞行员为什么要开加力?笔者推测正是地面的地面火控系统对F-15的照射,被F-15的电战系统敏锐地捕捉到,由于不是典型的雷达锁定方式,因而让F-15的防卫系统判断威胁为地面的肩扛式红外导弹。对付这种速度慢、射高低的导弹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加力逃跑,当飞机加速到Ma1.4以上时,便可以轻松摆脱这种导弹的追击。由此,飞行员当时开加力的做法就可以解释通了。只不过飞行员应该没想到这不是普通的肩扛红外导弹,而是一枚改造过的空空导弹,因此,飞行员并没有采取大机动过载摆脱方式,当导弹逼近时,机上红外干扰弹自动投放,此时飞行员还没有对威胁做出正确反应,随即被R-27T击中。整场战斗来看,F-15飞机表现良好,能及时发现威胁,及时告警并自动对威胁做出反应;飞行员表现中规中矩,按标准应对方式应对,但是主观能动性欠缺加上运气不好罢了;这里面最值得称道的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胡塞武装,这次战斗完全称得上是立足现有劣势装备情况下,发挥战斗人员主观能动性,积极谋划、科学组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斗的典范。纵观双方表现,“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判断依然没有过时。这场战斗也让曾经饱受诟病的R-27T导弹到一次正名的机会,这个在众多网友口中被称为“烧火棍”的导弹终于在一次完美的空战中完成了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的使命——击落美国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