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74期   20210618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科研探索的艰辛与幸福

游洪华
  对于像我这样的一名“90后”设计员而言,袁隆平是写进教科书中的大科学家,但受限于教科书式的简介,对他从事的事业和科学研究过程、思考方法却知之甚少。其实,科学研究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极度艰辛和极度幸福的。
  袁老在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中,充满了这样的探索过程。1960年,当他经历了三年“无性繁殖”育种失败后,改换“杂交水稻”育种方法时,如何找到天然不育株成了难题。按照理论,天然不育株在普通稻田里的存在概率仅在三万分之一到五万分之一左右。这项工作一直到1964年的7月,才有所突破。那时,正值湖南的盛夏,他顶着烈日,拿着放大镜,沿着田埂,一行行、一株株、一穗穗地寻找天然不育株,水稻开花只有十天左右时间,一旦错过这段时间,要想找到不育株,那就只能等第二年了,更何况没人知道天然不育株究竟长啥样。在漫漫稻海中,寻找一株未知的稻穗,好似大海捞针。
  但就是这样的朝思夜盼、望穿双眼、苦心孤诣,最终在第16天的中午,检查完14万株水稻时,他们发现了一株“病怏怏”的怪稻,花药不开裂,即便是经过人力震动,也没有花粉飞出。经再三用碘化钾检测,袁老才最终确认,这就是他要找的天然不育株。
  历史没有假如,但假如找遍14万株水稻后还未找到天然不育株,我想他和他的团队还是会等上一年,继续艰辛寻找。因为真理的味道确实甜,这种幸福感、获得感在每一次科研探索中都会存在,这或许也是袁隆平长达70年持续做科研的初心所在吧。
  不久前,在另一片“稻田”里,我也亲身经历了一次这样的体验。
  “链路再连不上,我们就要返航了,油量快告警了……”
  指挥员神情凝重地拿着对讲机,现场技术负责人紧盯着监控屏幕。面对着50公里外频频传来的电波,两个决策者对视了一下,互相都明白对方眼中的期盼,再试一把!再让机组沿着试验线路走一遍!
  倘若错过这次机会,难得的空域又得拱手让人。四五十号人的团队得熬过整个漫长的雨季,才有重新开始的可能。
  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指挥员咬咬牙拿定主意,再沿着试验线路走一遍,再试最后一次,注意安全……现场一位技术负责人突然跳了起来,成功了!在场的人像着了魔一样,相拥在一起,试验成功了!作为这一幕的亲历者,那种兴奋感是无与伦比的,是一种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的喜极而泣。
  的确,科技创新的突破没有剧本可参照,突破的瞬间看上去有灵光乍现的偶然,但实际上做起来每一步都相当艰难。百炼成钢,但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幸运,光实现籼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路线就花了袁隆平四年多的心血;科技创新路上也同样没有终点,袁隆平的研究生涯面临了数不尽的质疑和否定,他提出“水稻杂交优势”,有权威专家指责这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当种子呈现出高产稳产时,种子产量过低又成了被质疑的原因。面对质疑,袁隆平没有气馁,继续观察、仔细研究。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研究精神和定力,杂交水稻研究才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在一次试飞工作中,已是滴水成冰的季节,加之沙尘暴的侵扰,环境恶劣自不必说,因为研究领域的超前性,一开始试验过程并不顺利,不断延长的测试时间和试验次数,使得一些质疑声音出现。
  “在直升机上使用这种技术可行吗?”
  “做几次验证演示,能验收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再反复测试呢……”
  在技术负责人看来,在预研阶段多把理论理解透彻,多做些试验数据,在装备上推广起来就越快,部队就可以多一种战法可以使用。面对质疑,她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如袁隆平一样,继续观察、仔细研究:同一个科目已经试了上百遍,她还是不厌其烦地找出需要完善的细节,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不足;为了寻找某一次屏幕闪烁的原因,白天十余个小时的试验数据,她拿来一遍又一遍地仔细分析直至深夜。也正是有了这种大量试验迭代过程,追求极致的研究态度,才有了前文她和团队在试验成功时喜极而泣的场景。
  科学探索总是苦乐并存,唯有矢志不渝之人方能到达险远开阔之境。《苦难辉煌》一书中说道: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因为看见而相信,另一种则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学习袁隆平的科研事迹,我想他应该属于第二种人,因为相信真理而看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