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26期   2017111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质量文化孕育新作风

本报通讯员 汪婷婷

今年8月下旬和9月初,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召开了多个型号的重大节点评审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型号研制和预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这成绩背后的重要支撑就是质量。

为落实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近年来,直升机所强化质量管理,突出培育质量文化,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直升机所依托自身直升机科研特色,持续摸索质量文化宣传手段,形成“看质量文化展板海报,先入为主;读质量体系与题库,由意识变概念;听先进人物的质量小故事,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写质量案例,以教训惩前毖后;说出质量心得,群策群力、各抒己见”的“听说读写看”五位一体的特色质量文化月活动。

面对繁重的科研型号任务,人们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直升机如何飞得更安全?

杨勇志是直升机所系统研究室项目主管,依据某型机总体技术方案的要求,为适应机身变化,燃油系统必须一改过去的设计进行全新研制。新研燃油箱系统布置从客货舱地板下改为机身两侧短翼内,这一做法在直升机研制中尚属首次。曲面短翼使得油箱的形状变得不规则,曲线型面变为多段曲线,这样的形状为燃油箱的设计带来了困难。杨勇志提出:“在解决防弹、防爆问题的同时,还要注重燃油箱与短翼形状的贴合度。”

为了赶上进度,不拖全机研制节点,燃油系统团队从理论上通过软件程序设计出方案,将原来需要一周时间的设计压缩到一个通宵完成。任务节点迫在眉睫,然而质量不能因为时间紧而有所放松。“我的设计肯定没问题,但是必须通过试验验证才能证明。”这也是直升机所近年来质量文化所要求的行为习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燃油系统团队还是安排了试验室验证,结果证明了这项设计的科学性。

脚下有了路,心里还要有数。2016年12月,燃油系统通过了方案评审。

有人说,航空研制质量没有中间值,成功就是100分,失败就是0分。质量成败系于毫发,必须确保“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直升机系统庞大而复杂,元器件、电缆电线、燃油、操纵,任何一个处,哪怕发生一点差错,都会影响整个任务的成败。

在11年的科研工作中,直升机所旋翼传动研究室高级工程师熊绍海体会最深的就是“科研工作要细致入微”,直升机要飞上天,必须把所有工作做到前面,一切细节、一切问题关乎的是国家的财产和安全。某年五一劳动节前,在哈尔滨研制现场,某重点型号尾桨动平衡难以调整,问题持续了3天。熊绍海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奔赴现场,了解问题之后,他充满信心地说:“直升机在飞上天之前,旋翼动平衡调整要预测精准,把所有问题在离地之前消灭掉。”他当即有条不紊地对前期的调整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评估,从0.31IPS降到0.21IPS的振动值已基本接近要求值,无可争议的数据给了大家信心。但熊绍海依旧不踏实,终于在第二轮测算中得出了0.14IPS的振动值,尾桨动平衡难以调整的问题得以完美解决。其实,这些都只是严把此次任务质量关的一部分,这些分析、审查也都是按照制度进行的“规定动作”。

无论是技术过硬的老专家,还是初出校门的青年科研人员,每个直升机人的身体和神经都像拉满了弦的弓,重压面前,迎难而上。在关键技术攻关中,实行节点、质量结合攻关,组织设计、采购、生产、试验、管理各个环节的人员同聚一堂,针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讨论,各部门从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群策群力,把质量程序疏通的顺畅起来,变为科研工作的好帮手、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