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36期   20210119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改革攻坚 航空工业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16年8月,大型试验平台FL-10风洞投入运行。

2017年12月13日,深南电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2020年11月4日,航空工业党组扩大会暨战略工作会在京闭幕。

2016年9月6日,航空工业向国资委汇报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

运20出征,支援多国抗疫。

2019年10月1日,航空工业37型172架飞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2020年7月31日,航空工业江航在创业板上市。

2016年11月8日,歼20首次公开亮相珠海航展。

2017年5月18日,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成功首飞。

2017年12月7日,“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02架机成功首飞。

本报记者 刘文波
  “十三五”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航空工业的改革发展也站上了新的起点。“十三五”的五年,是航空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强管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五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航空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部署,抓住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机遇,深入推进“1+N”综合性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航空主业,有序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强化管理基础,聚焦价值创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和新的进展。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就必须持续深化改革,敢于正视问题,敢于刀刃向内。自2015年末开始,航空工业党组认真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企改革大势,超前思考、主动谋划。调整优化组织机构、改革军品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布局、坚决退出非主业、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改革、“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航空工业的深化国企改革多点着力,全盘谋划、全面布局。
  “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成效卓然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央企业“瘦身健体”工作,从此,航空工业加大了对亏损企业、“三无”企业和“僵尸”企业的清理处置力度,“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走上快车道。
  2016年5月23日,中航国际召开分党组会议,全体班子成员和总部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研讨部署了“压缩层级、清理企业、减亏扭亏、降低‘两金’与负债”四项专项工作。中航国际“瘦身健体”工作全面启动。
  2016年9月12日,航空工业召开深入推进直属单位“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座谈会,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决策部署。谭瑞松在讲话中指出,“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航空工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在航空工业全面落地。
  “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工作虽然艰巨,但在全集团干部职工的努力下不断向前推进。
  从“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专项伊始,集团公司就明确,逐步退出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不符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产业协同效应低、竞争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的业务。“十三五”期间,航空工业“瘦身健体”、处僵治困、剥离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完成。自2016年5月启动“瘦身健体”工作以来,航空工业久久为功,三年“压减”工作圆满收官,累计压减法人单位近1000户,法人层级由11级压缩至6级;管理层级由8级压缩至5级,31家“僵尸”特困企业通过破产清算和兼并重组实现退出;“两金”压控、扭亏减亏治理成效显著;“三供一业”等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全面完成,社会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142家“三供一业”企业被转让或处置,压减比例达40%,涉及总资产2109亿元,分流和安置职工35371名。
  2018年,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较大进展,“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签订率100%,分离移交完成率99.58%。
  2019年,“三供一业”、市政设施、社区管理等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以及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2019年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压减工作三年收官总结视频会议,航空工业在压减户数、压减比例、压缩层级三方面均受到表扬,全面超额完成中央企业压减三年目标。2020年,航空工业23万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等工作有力推进,很多单位已经提前完成移交。
  借力管资本手段助推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航空工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作为唯一一家被列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商业二类企业,航空工业党组明确提出要通过此项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创新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2018年年底,航空工业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军工单位,2019年完成了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方案的制定上报并获得国资委批复,聚焦强控军品、总部改革、国企市营、资源盘活、创造价值等7个方面35项改革任务的多项改革举措已经全面启动,航空工业致力于厘清党组、董事会、经理层事权分工,有步骤推进股权激励、优化薪酬绩效管理,有序推进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等,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2019年是航空工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元年。航空工业以“管资本”为核心,积极开展各项资本运作及改革工作,充分贯彻“四个聚焦原则”,即聚焦管好资本布局、聚焦规范资本运作、聚焦提高资本回报、聚焦维护资本安全,以法律为准绳、以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各类试点优势,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筹资降杠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功能,抓紧筹划,把握时间窗口,多渠道、多方式完成市场融资;通过资本运作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实现,有效维护国有股东权益;灵活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上市公司市场化运营能力,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优化资源配置。
  2019年,航空工业实施重大资本运作16项,包括4项重组、6项融资、2项IPO、4项退出工作。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直升机等核心资产重组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支持主业发展,实现股权融资超50亿元;多渠道探索市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航空系上市公司市值增幅显著。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已经出台,新一轮国企改革对资本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未来航空工业将把上市公司作为投资公司试点工作的主力军,按照既定战略规划进行重组整合及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达到利用资本市场壮大主业发展的目标。
  优化组织结构从集团总部开始
  改革,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
  在航空工业《国有资本投资试点方案》设计中,明确了“小总部、新平台、大产业”的改革发展理念。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强调,集团公司总部要抓好自我变革,实现从重审批向重资本经营和创造价值等七个方面的转变,使总部在效率、管理水平、竞争力、治理能力、监管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
  早在2016年,航空工业即开始了对集团公司总部的机构改革,严格落实“三定”要求,提升总部人岗匹配效率。经过调整,总部部门由15个减少到13个,项目办和管理办由26个减少到16个,处室由60个减少到49个,变交叉管理为垂直管理、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统筹、变部门综合负责制为首长负责制,优化总部机构职能,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和外部客户关系,大大提高了总部整体管理效能。
  首当其冲,航空工业优化调整了军品管理机构,裁撤原直属单位装备公司,组建新的防务工程部,多数型号管理下沉至主机厂所,实施“集团抓总、主机牵头、体系保障”的管理机制,构建综合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的总体格局。旨在突出军品主业,缩短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能,推进航空装备全价值链、全寿命集成管理。谭瑞松多次强调指出,集团公司姓“军工”名“航空”,军品任务永远是集团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航空工业可持续发展之基。
  2020年,航空工业全面推进总部去机关化工作。通过治理体系的改革,航空工业进一步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实推向深入。
  在集团公司总部改革的同时,对集团内部的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整合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整合组建新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强化航空科技自主创新;整合组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提升制造技术研究水平;“十三五”期间,首批科研院所改制进入转制实施阶段。
  混合所有制改革打开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6年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这一明确要求,使得国企改革步入深化的新阶段。
  航空工业是军工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十三五”期间,混改更是成为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2018年1月12日,随着一声金锣敲响,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上市活动在上交所举行,中航沈飞(股票代码600760)正式登陆A股市场。作为一家老军工企业,中航沈飞实现了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成为中国战机第一股。中航沈飞的成功上市,是航空工业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核心军工资产证券化的一次积极探索。
  紧随其后,航空工业机载大刀阔斧地以混改驱动“双百行动”的探索,堪称航空工业“十三五”期间深化国企改革的经典案例。
  机载系统的改革是两轮驱动。一是实施专业化整合,解决企业的小、散、弱等问题。主要手段包括针对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单位,组建专业事业部;围绕预先研究和核心技术,成立创新中心;成立共性技术工程中心等。二是将混改作为改革创新的核心。新时代的混改是企业内部自生式的变革,混是形式,改是实质,发展是目的。以新时代混改为抓手,可以实现全面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航空工业力图通过不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使所属企业成为既具有“航空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军工红色基因,也具有像民营企业一样的市场化机制,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全球领先的航空机载企业。
  2018年,机载系统所属的航空工业江航踏上了以混改促改革的探索之路。3年来,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混”推“改”、以“改”促“混”,“混”“改”一体化推进;以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为抓手,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开展了聚焦主业、引进战投、核心员工持股以及正在进行的资本化运作等全方位的改革,全流程实践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2020年7月31日,脱胎换骨的航空工业江航(股票简称:江航装备,股票代码:68858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国家混改试点企业第一股”与“军工央企第一股”。
  江航成功登陆创业板,是机载系统积极推动下属企业以混改促改革的成果之一。2018年8月,机载系统成为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双百行动”企业以来,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机载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总体要求,聚焦“五突破、一加强”任务目标,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十六字方针,区分不同类别的产业及企业特点,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混改工作稳健有序推进。
  机载系统认真梳理所属单位的航空业务核心能力及航空业务规模占比,将所属单位中航空产品配套层级较高、航空收入占比较高、技改投入规模较大、掌握航空机载系统重要核心能力、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的企业列为“重要企业”;将航空产品配套层级一般、航空收入占比一般、技改投入规模一般、掌握航空机载系统一般能力的企业列为“一般企业”;将其他企业列入“非航空企业”。其中,重要企业要确保国有控股,一般企业要适度放开,其他企业充分放手,让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适合自己的轨道中更好地运行。
  “混改”为航空工业机载所属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中航机电核心团队持股以来,公司市值与营业收入年均实现“双12%”的增长;江航上市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航联创、中航空管、中航国画等多家机载系统所属公司通过核心团队持股、股权激励、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激发发展活力。
  2019年,经调研摸底,机载全级次企业有70多家具有初步混改意向。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军工央企而言,混改显得更加敏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国有企业控制权分配、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航空工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不仅是一次不断改变观念、突破原有体制机制约束的破冰之旅,更是一次深谋远虑、在顶层战略规划下的系统性变革,对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也是航空强国建设的关键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航空工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改革发展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