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35期   20210115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微创新也是大突破

龚远会
  在航空工业制造院108厂房,有个1吨重的钎焊夹具,孤寂地待在角落,等着回炉,成为一堆铁水。
  就在2020年8月前,它还在光荣地生产某型飞机的一个重要零部件——进气消音器弯段下侧。但显然,它每次耗时2周才能出1件成品,时而会有报废零件产生,已经逼得翟勇磊走投无路了。
  2020年初,当翟勇磊拿到年度KPI,看到翻番的任务量,就开始在心里打小算盘: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到年底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任务的。可是,军品交付,有得商量不?没!跟领导要人、加设备,也不是长久之计。
  一个念头冒了出来,翟勇磊想:“为何不能变二次焊接为一次焊接?现在废品率之所以这么高,就是因为已经焊接好的零部件,再在近千度的高温炉里二次加热,影响了第一次焊接的效果。”
  翟勇磊是那种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压也压不回去的人。但他也在心里嘀咕,岳喜山研究员都研究了这么多年蜂窝,他难道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么?师傅管志超经手了那么多蜂窝产品,他是怎么想的?
  他跑去找管志超,说出了他的想法。没承想,管志超话说了三分留了七分:“这个方案,我以前也想过,但之前交付任务没这么重,能够完成,又有其他的任务忙,就耽搁了。”师傅显然是肯定了他的想法,但至于如何从二次焊接变成一次焊接,面临的风险,都得翟勇磊自己来摸索和承担了。
  二次焊接变一次焊接,最大的技术难度是要同时把二十多种零件焊接在一起,需要对钎焊夹具进行改进。翟勇磊说:“反正我是铁了心要改夹具,这是完成年度任务的唯一出路。”三种改进方案和所需成本,翟勇磊反反复复论证了很久,又去请教岳喜山、管志超和项目组其他同事。得到肯定后,他就去找科室领导了。
  除了讲技术方案,翟勇磊给主管领导佀好学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失败了,只是浪费了用于工装改进的8万块钱;但如果成功,则周期至少会减少一半,而且也可能降低废品率。”那时改进方案还未实施,话不能说得太满。
  佀好学也在心里算账,他在算军品交付的周期和节点,他的压力比翟勇磊大,也赞赏小伙子这份勇气和担当,当即同意了。
  外协加工厂改进的钎焊夹具送来时,已经是6月了。但是,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翟勇磊只好一轮一轮改进方案。入职来,他每天都至少去一趟生产现场,看看他负责的产品的进度。这次钎焊夹具的改进,他更是泡在了生产现场。钎焊夹具小的改动,需两三天加工时间;大的改动,得10来天。“我从没怀疑过方案,每天都在复盘前一天的设计和操作哪里不妥,这样的状态持续了近3个月。”翟勇磊说:“8月底,当钎焊夹具改进到位,第一件产品焊接成功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一丝的兴奋,因为我脑海中无数次在验证这个结果。”
  8月份以来,翟勇磊设计的一次成形钎焊夹具已经稳定运行了3个多月。以前45天只能生产2件合格产品,现在可以生产6件了,而且再也没有出现过废品。
  生产效率提高了300%,翟勇磊不再担心军品交付任务了,他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预研项目中。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除了灿若星河的大创新、大变革,许多微创新也光彩熠熠,因为很多重大的科技突破,也是从“微创新”中积累而来的。
  不放弃每一次契机,不忽视每一次想要变革的悸动,工作两年,翟勇磊说:“认定的事情,我就会坚持下去,即便我的这个方案失败了,我也会尝试新的出路,直到成功。”
  如今,旧夹具退场,新夹具即位,新旧交替的背后,是翟勇磊微创新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