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02期   20200915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发挥劳模工作室作用 助力空空导弹事业腾飞

——记航空工业导弹院“刘昌军劳模创新工作室”

本报通讯员 袁浩天 晏勇
  7月20日,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航空工业“刘昌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在航空工业导弹院举行,这也是导弹院第二家被集团公司授牌的工作室。
  刘昌军是全国技术能手、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河洛大工匠、导弹院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刘昌军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导弹院在刘昌军所在班组的基础上组建的技能创新工作室,2015年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2017年被授予洛阳市示范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9年通过集团公司考核并被授予“航空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成员8名,其中航空工业首席专家2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河南省技术能手2名,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工人先锋号”、洛阳市六型示范班组等荣誉称号。
  一手抓技术突破 一手抓效率提升
“刘昌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服务科研生产任务,以解决生产现场的各种重要技术质量问题为工作导向,同时摸索技能创新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在某型空空导弹研制过程中,工作室成员集智攻关,冲在解决问题的前沿。在某关键组件装配试制中先后设计制作各类工装夹具134项,涉及特殊状态下的难加工零件、精密装调手段保证、测试检验稳定可靠等多个方面,为空空导弹“看得更远、瞄得更准”提供了可靠保障。
  把工作室建在生产现场是创新工作室的一大特点。只有深入生产一线,才能更好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钳工工种面临着手工操作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工作室成员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质量保证、效率提升、环境改善等方面打破传统思维,设计制作了新式钳工操作中心,该平台集成了当今主流的新式工具、清洗、退磁、测量和针对关键零件的智能防错等功能,极大改善了钳工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任务“日清日结” 管理“日清日高”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期间,随着生产交付任务的快速增长,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产能和进度要求。工作室成员学习先进管理理念,让AOS进班组,通过改进生产组织方式、优化操作工步、实施精准配送、任务显性化管理,首创“钳工弹性节拍移动生产线”,为航空武器零部件的生产准时交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确保了计划任务“日清日结”。任务的“日清日结”,也促进了管理的“日清日高”,2019年刘昌军所在班组在任务翻番的同时加班却减少了48%,质量状况也得到显著提升。“钳工弹性节拍移动生产线”被推选为航空工业AOS作业级流程设计教学培训案例,在此基础总结凝练形成的《机加分厂AOS生产管理体系》成果获得导弹院管理成果一等奖,《航空企业面向研产一体的数字化精益制造体系构建》荣获国家管理创新二等奖。
  注重知识传承 培育优秀人才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技能型人才对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确保“绝技绝活”得到有效传承,扩大传承范围,刘昌军工作室持续抓好钳工精英班的组班和教学工作,工作室及团队成员定期组织测评,并组织学员参加其他合作企业的产品加工,提高精英班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激发了学员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营造了“人人争当技术能手,人人争当技能大师”的良好氛围,为单位培养了一批善于技术创新、攻坚克难的钳工技能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工作室成员先后在行业内外不同生产单位开展技能实战、专题培训共28次,受众人员7800多名,培养高技能人才19人、全国技术能手16名,为行业内外技能人才培养、知识拓展、技能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助力中国代表队在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夺得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工作室全体成员将以精湛的技艺推进航空武器装备的快速升级,为我国空空导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