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82期   2020063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信仰,是奔腾的力量

——航空工业制造院“我是党员我争先”活动纪实

本报通讯员 龚远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航空工业党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在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淬炼担当作为,全力履行“政治担当、使命担当、主责担当、舆论担当”。
  疫情之下,航空工业制造院党委启动“我是党员我争先”主题活动,倡议全院党员“我是党员我争先,越是艰险越向前”。
  北京、济南、南通,制造院所属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纷纷响应。我是党员,我争先;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冲锋在前!
  有人在疫情中逆行,有人在坚持中守护,有人在型号任务中恪尽职守。“我是党员我争先”,他们,用有力的行动,在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双线作战的大考中交上了合格答卷。
  争先攻坚,特殊时期特殊承诺
  口罩机项目,制造院紧急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号召,承担集团公司任务,用时16天完成首台样机研制,是项目临时党支部37名党员对国家需要的最好承诺。
  某型号项目,每平方米密布数万个小孔的某产品,既要保证海量连接点胶接的稳定可靠又不能堵住任何一个小孔,周期紧迫,某两道间隔不能超过8小时的工序分别在北京和外地完成,这些都是难题。尽管千头万绪,党员王志胜是项目负责人,沉着冷静地将任务分解在分秒必争里;党员付海峰是工段长,主动请缨前往当时疫情尚处于高风险地区的外协厂。
  航空产品的研制,通常需要多个专业协同完成。从军品项目部到研究室,再到生产制造部,大家在紧迫的交付压力面前,形成了“保证零件不落地”的默契。关键项目,有党员突击队和罗阳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关键节点,有党员同志确保后墙不倒;关键技术,有党员带头攻克。党员滕俊飞是某项目攻关团队的队长,他的故事皆由别人讲述,而他对自己的操心、担当与付出,讲来可谓“木讷”,典型的“行胜于言”的工程师做派。制造院的很多党员,皆如滕俊飞一样,不愿意表现自己,却以高质量高水平保交付践行着特殊时期的承诺,彰显党员本色。
  科研争先更需学习争先。在不得不错峰上班或居家办公期间,制造院多个党支部倡议党员技术骨干在家研究前瞻性技术,思考“十四五”专业技术发展规划;在“李栋芳工作室”,以党员李栋芳带头的高级技师,不仅手把手将“绝活”传给徒弟们,还组织开展航空装备典型工艺词典的编撰,将大师头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让“绝活”成为更多人的技能;在车间,党员赵岳峰不仅组织大家开展趣味比赛、劳动竞赛,还立下Flag,打造学习型班组……
  承诺践诺是制造院党建常规动作,从基层党组织KPI的制定到党员承诺践诺,围绕制造院中心工作,引导党员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勇挑重担、创新攻关。
  今年的承诺践诺,因疫情更显特殊。制造院向全体党员倡议:“我是党员我争先,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之下,科研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党员同志承诺践诺,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依然要保证高效益高质量完成任务。很多党员如此理解这份承诺:“在国家任务面前,我们唯有全力以赴。”
  科研工作是枯燥的,型号交付压力是巨大的,探索新技术之路是苦闷的。航空报国、航空强国,这是无法用金钱吸引人才的事业,能吸引大家的,只有一样东西——理想和信仰。
  叩问初心,那句不轻言的理想与信仰,终归是化作制造院基层党组织打造坚强堡垒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行动,化作个人将科研探索融入祖国航空强国的事业中,化作奋斗和追梦的内生力量。
  争先担当,党建融入中心工作
  在制造院,有一支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党支部——金属成形技术研究室党支部,党支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在型号中磨练人、在任务中锻炼人的一系列典范做法,已成为各基层党组织争相打造“堡垒示范点”党支部的标配。从一个先锋到一批先锋,从一个示范点到一系列示范点,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形成了争做模范、建设最强战斗力团队的立体格局。
  “结对共建推动型号发展、设计制造共谱新机篇章”、“设计制造协同助力大国利器,党建融入中心打造坚强堡垒”。“总师讲堂”加强了制造院与设计所技术沟通;双方共建技术攻关团队,协同解决型号难啃的“硬骨头”。从一个支部到多个支部,制造院与主机所的支部共建,着眼航空工业未来发展,争先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航空装备型号创新。
  制造院金属成形技术研究室的文化墙,讲述着尊重技术与人才的故事;装备中心生产制造部文化墙,以“工人的力量”为序章、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为终篇,讲述着大国工匠创造无限可能的爆发力……从一面墙到多面墙,争先营造创新图强、爱岗敬业、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
  疫情期间,很多党员主动承担了疫情防控中消杀与排查、领取与分发工作餐的工作,日日坚持至今;某项目攻关受阻,已退休党员张田仓研究员毫不犹豫赶回单位出谋划策;口罩机装配紧要关头,党员李超资风雪夜接到电话,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赶往车间;为了赢得客户信任,航空发动机工艺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佀好学准备了防护服和护目镜,登上了去往成都的航班,他说:“没隐忧是假话,心里也犹疑过,成都双流机场国际航班较多,担心感染后传给8个月的小儿。但项目进展,事关制造院的声誉,如不及时解决,还会影响型号节点,不去不行。”他们,是守护者、逆行者,争先担当。而他们说,这不过是恪尽职守。
  制造院打造“堡垒示范点”党支部和党建共建的做法,不断激发党员干事创业和争先担当的内生动力,不断带动党建融入中心工作,不断促进制造院高质量发展。
  争做合格党员,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个灵魂
41岁的研究员岳喜山,为更年轻的科研人员讲党课,分享“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他说:“年轻科研工作者要摆正心态,善于学习和总结,严谨细致耐得住寂寞。做到这几点,才是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十年冷板凳、埋头攻克蜂窝关键技术的岳喜山,尽管在专业领域建树颇多,但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也仅仅是合格而已。
  清华大学毕业的王志胜博士,给出了自己对于合格党员的回答:“在外人看来,博士应该做研究、写论文、作报告,我却整日往返于办公室和厂房,满脑子都是如何突破大型消音结构的关键技术,这是型号的需求,是国家的需要。我觉得解决当下型号之需,才更有价值。”
  在制造院,一群合格的党员,正在感染更多的人。
  今年53岁的黄立喜,是制造院装备中心生产制造部的一名铣工,5年前才来制造院工作。他说:“以前的工作,只是完成任务,但在这里感觉完全不一样。身边的每个人,工作都特别有激情和责任。去年联欢会,我们在一起唱《咱们工人有力量》,那一刻看到同事身穿戴党徽的工服,突然间特别想加入这个组织。”虽然已连续三年是铣工组优秀员工,黄立喜还是担心自己不够入党的标准,找支部书记谈过好几次话,在大家的鼓励下,写了入党申请书。他说:“如果我暂时入不了党,那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了让自己足够好,黄立喜每天默默为车间做三件诸如换水、及时关灯、打扫卫生等小事。
  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个灵魂。在制造院,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技能人员,每个被党吸引、热心向党的人,都在用有方向、有力度、有执着精神的行动,阐释着对党的理解。
  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没有复杂的考量,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这就是内心深处的力量,朴实深远;这就是内心执着的信仰,生生不息。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精神力量的涟漪效应。
  我们来到人间,认知与理解世界,最终确定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很多人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这也是一个教育与感化的过程。成为一名党员,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在发挥涟漪效应,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争先科研、争先担当、争做合格党员,不断形成涟漪效应,这就是理想和信仰在制造院迸发的力量。一个个“小我”,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祖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决心与行动。他们坚守的初心,有着深远的力量;他们心底朴实的信仰,正汇聚成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奔腾的力量。
  “忠诚奉献、逐梦蓝天”,是对理想和信仰的最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