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82期   2020063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往无前永不服输

——记航空工业沈飞劳动模范胡珑耀

胡珑耀

本报通讯员 刘琳
   胡珑耀,1988年出生,毕业于长春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11年加入航空工业沈飞成为首批二本工人。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技术,凭借本科学历的优势在生产一线学以致用、快速提升核心能力,成长为优秀的懂技术的技能人才,现已成为沈飞新机装配试制中心总装工区工长。他曾先后获得集团级二等功,公司级二等功,公司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创新创效大赛金奖、优秀党员、十佳青年等荣誉。
  2011年,胡珑耀刚刚实习,作为一名刚从校园走出来的毕业生,遇到了工作中的第一位导师——陈立军。胡珑耀说:“陈师傅是一个老实、好钻研的人,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我的所学所会也都倾囊相授,这也给当时刚参加工作兴奋中夹杂着焦躁的我一根‘定海神针’,让我稳了下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师傅陈立军总跟他讲的一句话:“做事要勤奋务实,飞机关乎生命,不容小觑,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很朴实的一句话,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他未来的期望。在这9年的工作中,从装配工到工艺员再到工长,身份不断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他真的将师傅这句话记在心底,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奋务实,努力学习,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功底,凭借着过硬的技术专业和优秀的领导能力,攻克了很多的难关。
  在担任某项目的测试改装工作中,由于需反复地对重要部件进行拆装调试,而该部件在设计和连接方式上采用新技术,与其相关的其他部位在结构设计上改动较大,导致拆装工作周期长、难度大。作为专项拆装攻坚团队的负责人,胡珑耀积极主动与技术人员沟通协调,对项目的安装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重新梳理工艺流程,并深度优化拆装细节,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拆装方法。他还对团队成员进行拆卸专项培训,使每个团队成员掌握了拆装方法。在进行准备工作中,他与团队成员密切分工合作,做到早计划、早准备、早安排,确保拆装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拆装攻坚团队的科学拆装,及时高效地完成了该部件的拆装任务,为以后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打铁还需自身硬。胡珑耀所在的总装工区在承担某产品总装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该产品平尾及舱门的部装工作。这对于从未接触过部装的胡珑耀来说是个挑战。时间紧、任务重,每天神经像上满了弦的发条,时刻绷得紧紧的,他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学习,学习部装装配关键点,他深知,自己学明白了才能带领和指导团队工作。同时,为了尽快让总装工区人员胜任部装的工作,制定了总装工区例会制度,每天早上各班组开展AOS工作早会,每周一工区集体召开工区会议,以会议促管理、促生产。总装工区所有员工进入到新机培训学校进行学习,学习基础理论、实际操作等各方面知识。由于该产品需要严格的表面特性,且平尾存在大量复材工作,胡珑耀收集了一些复材边角料给工人做防止复材劈裂的专项训练,并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为复材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众人拾柴火焰高。胡珑耀深知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只有带动工友们和自己一起进步成长,才能积聚攻坚克难的正能量。因此,在生产任务不饱和的时候,他就致力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团队技能能力,组织工区员工先后制作了系统安装培训型架、导管地面补弯曲工作培训型架、防松培训型架、系统安装标准展板等多个用于实操的培训型架。其中,系统安装培训型架已被沈飞公司培训中心认可并应用于装配工的技能等级鉴定工作。已有两个女儿的他,在与孩子一起玩乐高积木的时候,看着堆叠的积木,忽然来了灵感,利用乐高积木,研究出发动机操纵系统模拟试验器,模拟出油门调整工作中的关键步骤。“强将手下无弱兵”,由他带领的总装工区35名员工中,高级技师1名,技师16名,成为新机装配试制中心技师最多的工区。
  天道酬勤。荣誉加身并没有让胡珑耀变得骄傲,相反他更加谦虚。荣誉对他来说都是奋斗的动力,航空精神的那一抹蓝刻在他的骨子里,他以一往无前的冲劲,永不服输的韧劲,精益求精的干劲,发挥党员作用、劳模精神、勤奋务实,带领大家齐心协力向前冲,为航空强国梦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