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46期   2020021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四十五分钟连接的命运共同体

刘瑾

1月30日早上6点54分,文霞的手机突然响了下,那时她刚醒。手机屏幕显示有人添加微信好友,按下接受键,对方的信息像潮水般涌来。

“你们为新冠恐惧的人心理疏导是吗?”

“我有点恐惧,昨晚一夜没睡。”

“我要怎么放松,家里有人感染。”

“非常着急,不知道怎么办。”

这是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是“爱的循环”同理心倾听志愿者团队接到的一次特别的案例咨询。在这个不平常的春节里,新型冠状肺炎牵动着国人的心,也让这个致力于倾听陪伴的专业团队有了行动的愿望,希望能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帮助到更多因疫情在而受困的人。去年8月份以来,我曾两次参与同理心倾听工作坊,在情绪调适方面大为受益,此次也有幸成为志愿者团队的一员。

作为倾听志愿者,文霞此前有着丰富的专业倾听经验。在这样一个初春的清晨,伴随着连珠炮似的信息,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直指问题,隔着屏幕文霞都感受到对方浓烈的焦虑,并且需要马上得到疏导。

7点05分,她们开始了语音通话。

听声音,文霞判断这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士,她介绍自己来自湖北某市,两位直系亲属这两天已被确诊在医院隔离治疗。她从昨晚开始就已经恐慌到完全无法入睡,浑身发抖,呼吸困难。刚开始语音时,她的声音都是颤抖的,一直在哭又拼命强忍。文霞感到对方好像处于一个很空旷又杂乱的空间里,焦虑、惶恐、无助,又毫无思绪,她要在接下来的倾听中帮助对方找到和反馈感受背后最深切的需要,并理清思路。

那位女士继续谈到,在两位至亲被确诊隔离后,她每天会给她们打去电话,说的话无非就是“好好听医生的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希望能给到他们力量和支持,却又感觉自己的语言是如此苍白无力。大伯那边还好,有他家里人关心照顾,可是妹妹那里,她作为家里的老大却给不到任何的帮助。

“所以你是想给他们支持,但自己又没有力量做到,你感到自责。”文霞问道。

“自责”二字,像是突然击上她内心某种深刻的东西,让她慢慢安静下来,不再哭泣,也不再颤抖,开始一点点跳出来看清自己的慌乱:两位家人的隔离治疗如同晴天霹雳,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她无法跟朋友说,跟家里人说,只能把话深深地压在心底,让自己沉重窒息。周围的人都无法支持到她,她更没有办法支持到染病入院的亲人。对于支持的深切需要却又无力满足,让她陷入深深的自责无法自拔,继而惶恐忧虑。

“那么你现在可不可以听我说说。”文霞柔和地问道。

“好!”对方的回复中已有了肯定的语气。

文霞告诉对方,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接纳自己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没有能力能完全支持到自己的亲人;然后是诚实,诚实地面对当下的处境,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番话让那位女士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触动,对问题的解决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路。她说妹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她担心妹妹只报喜不报忧,希望她在每天的通话中能说出更多真实的情况,让她安心。

“你可以尝试做一下自我连接,体会感受背后对安全感的需要,然后不断地对自己说,安全感、安全感、安全感……”

“当你自己的情绪好起来,你传递给亲人的,也是正向的能量,是充满力量的支持!”

文霞说到这里时,那位女士说,自己已完全放松下来,并略带欢愉地向文霞道谢。

在倾听的整个过程中,文霞第一次有了一种真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觉。她深刻地感受到对方的恐惧和不安,慌乱与无助,她仿佛也来到她身处的城市,看到她流下的眼泪,触碰到她颤抖的身体。她看到她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跑,又紧紧抓住她的手,像抓住救命的稻草。她陪伴支撑着她,倾听她对旁人无以言说的每一句话语,一遍遍反馈她的需要,看到力量一点点从她被惶恐自责肆虐的心底升起。

“如果你或者身边其他受到疫情困扰的人还需要帮助,我们的志愿者每天都可以提供倾听服务。”文霞在语音通话中的最后一番话真诚而温暖。放下电话的那一刻,她感觉身体里充盈着前所未有的力量,倾听者与被倾听者之间,相互信任,彼此支撑,情意相通,共渡难关,身处异地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刻,更无限地连接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