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04期   2017091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技术男”侧记


航空工业沈飞 付潇怡

搞技术研究的人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大多朴实、内向,有一股钻劲儿和韧劲儿,他们的事迹大多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当你细细品味,仍会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佩。在我们航空工业,像这样认真又低调的技术“大咖”真是太多了,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航空工业沈飞外勤军械工岳延臣,就是其中一位。

少说话,多钻研

16年前,岳延臣从沈飞技校机务专业毕业后分配进了沈飞试飞站从事外勤军械工作。外勤军械工经常需要外场作业,条件艰苦,内容枯燥,急重任务多,工作周期长,许多人都坚持不下去,而岳延臣却对这份工作抱有极大的热忱。曾有人问他:“像这样的工作一眼就能看到整个人生轨迹了,又是个工人,你不后悔么?”他却回答道:“没后悔过,如果自己再次选择,还是会这样。让我去干别的,也不是那块料。能当个工人挺知足的。”内向又知足的性格成了岳延臣从事技术工种的一个优势。白天,师傅干活,他就抓紧一切机会学,碰到什么疑难故障时,他更是寸步不离;晚上,他经常独自抱着相关技术书籍进行理论“充电”。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成了岳延臣的一项爱好,他在每天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寻找着乐趣,每学会一项新技术,每多解决一个新问题,都能使他体会到充实和快乐。

2011年,岳延臣成为试飞站调试科军械专业副分队长,并在班里担任质量小组组长。为了应对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结合生产实践学理论,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加以检验。他与班组成员集思广益,查找各类相关技术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利用自身一线操作优势,在工作中摸索数据,找出问题的关键,一遍遍测算、统计、调试,将问题逐步攻破。对待质量问题他更是不放过任何细节,甚至在没有发生质量问题时,就找来一些基层常见的质量安全关键点对班组进行培训,做到防微杜渐。

多年来,他参与了多项重点项目研制,积极开展涉及救生、军械等系统领域的技术革新百余项,其中两项获得国家实用技术专利,攻克了“系统调试故障率高”“系统安全性差”等多项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岳延臣只是把研究技术问题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爱好,荣誉纷至沓来反而让他有些不好意思。在得知自己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时候,他正像往常一样在飞机上进行着救生系统调试工作。让他说说自己有什么成绩,他憋了半天却只有一句:“没发现自己有啥成绩,觉得自己没有多么厉害。”的确,成绩只能展现结果,不骄不躁、勤奋创新、持之以恒才是成绩背后更应被关注的关键。要成为一个技术能手,既需要天赋,更需要品格。

少计较,多奉献

岳延臣和他的班组现在主要负责军械专业工作,平时负责飞机的救生和军械调试,任务总是又多又急,到了年底多项目试飞攻坚决战阶段,更是忙得一天到晚都住在生产现场。跑外场是最令试飞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年底试飞的时候,岳延臣所在的团队早上6点多就进场准备飞机。冬天北风刮在脸上有如刀刻,夏天地表温度更是高得吓人,工作服上一块块白色汗斑记录着他们的艰辛。从干这个工种以来,很少有正常的休息日,什么时候休息都是前一天晚上才知道。大家都没有抱怨过工作的辛苦,反而经常拿自己的工作打趣,说自己攒的这些没用过的换休假条,也不知退休后甚至过世后还能不能用。

岳延臣也始终以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各类“五小”活动和质量攻关活动。团结队伍的最好办法就是大家一起进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发明创造能减轻团队的负担。岳延臣根据其工作的实际特点与同事制作了各类小装置,可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效率并且大幅增加了安全系数。不去抱怨工作的艰辛,而去努力创造工作的价值,这也是岳延臣和沈飞试飞站调试科军械分队的可贵之处。
有的人渴望名利双收,而岳延臣却只想成为一个做好本职工作的普通人。他依然细心、谨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钻研技术上,不辜负自己的选择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