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378期   2018120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做科研也要“跨界”

——记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胡和平劳模创新工作室


本报通讯员 刘宏福

2018年9月底,在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某试验试飞基地,安装了无轴承旋翼系统的某型直升机成功首飞,直升机所旋翼技术专家胡和平说:“该机的成功首飞,是直升机所在推动新技术向工程转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这也标志着成立一年的胡和平劳模创新工作室第一阶段工作圆满完成。

2017年11月,直升机所胡和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授牌运行。工作室以充分释放和扩大劳模的品牌效应,发挥劳模在型号研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发挥劳模及其团队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围绕科研工作的重点难点等问题开展创新和攻关活动为职责和使命。

要做,就要出新意

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就要有自己的创新点。区别于行业其他单位的以加工零件、制造产品等执行性任务为主的技能型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直升机型号研制总体单位和技术抓总单位,胡和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目标必须与研究所的性质相契合。2017年,无轴承旋翼技术经过团队多年的预先研究基本告一段落,正好衔接型号的工程应用。最后,经所领导和胡和平商量,确定由多个不同专业的青年技术骨干以“无轴承旋翼技术应用于某型无人直升机”为载体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

胡和平是直升机所资深研究员,曾多次当选直升机所劳动模范,也被许多青年技术员尊称为“胡老师”。他希望工作室在解决无轴承旋翼技术应用难题的同时,把工作室打造成为员工学习交流的讲堂和培养先进的平台,成为研究所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和队伍的“方向标”。2018年,为确保无轴承旋翼顺利装机应用,胡和平同参研人员开展了8次专题交流,他还经常到生产和试验现场同大家一起讨论研制中的各种问题,直至首飞结束。

做科研也要“跨界”

“想做好自己专业,除了在自己专业上下功夫,更要做好本专业各方的接口。”胡和平一直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科研工作面对问题不能只看到本专业,要运用系统思维从全机角度把握“跨界”思考,他也把这种思维方式融入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管理。

一年来,工作室形成了一套固定的“专业融合”工作汇报机制,每个汇报人在交流会与其他专业的人分享专业思考并接受质疑。强度专业的吴堂珍用“通透”形容自己现在处理出题时的感觉。工作中的实践也让她切身感受到,专业功能实现最终体现在产品上,如果产品没能最大功能地实现,自己的专业做得再完美也是残缺的。

在无轴承旋翼装机验证时,柔性梁结构设计和旋翼动力学设计是两项关键技术,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和进度,技术负责人汪亚敏扎根生产车间,深入追踪每一道生产工序。针对关键结构、关键尺寸,她和工艺员据理力争,坚持设计要求。起初,工艺员喜欢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处理问题,导致双方出现沟通沟壑。汪亚敏急中生智,借着胡和平的“大名”与工艺员沟通,主动向其他专业的同事请教,并切身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阐释设计原理和意义。工艺员也逐渐被她的讲解所折服,最终改进了工艺规程,完善了结构设计。

学习永无止境,胡和平言传身教工作室以及周边的每一位同事。旋翼专业的章华说:“厉害的人都在学习,而且在拼命地吸取知识,我们这些年轻人怎么能说‘不’呢!在工作室我很快乐,也很愿意成为像胡老师这样的人”。

一年的时间,对于科研来说的确很短,但看到工作室里每个人的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悄然发生变化,胡和平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