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357期   2018101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航空工业推进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改革开放40年航空工业经济运行成果和经验

2017年4月28日,航空工业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

2017年7月27日,航空工业在京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

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航空工业自1951年创建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具备研制生产当代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研制、生产各类型、各种用途的飞机、发动机、导弹,开发了数千种民用产品和外贸产品,极大地推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奋进的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是航空工业深刻变革发展、成果丰硕的40年,经历了从1978年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到如今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主承制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使命,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推动航空主业对世界航空强者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为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航空工业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改变由投资和并购推动快速增长的路径依赖,转向更加注重通过结构调整、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2008~2017年,航空工业营业收入从1510亿元增长到4048亿元,利润总额从69亿元增长到16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6%、10.2%,两金占比、成本费用率、核心业务占比等关键绩效指标得到了改善,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航空工业连续四个任期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同时连续四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优秀企业”两个单项奖。截至2018年,航空工业连续10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名列第161位,比首次入选前进265位。

改革开放40年来,航空工业业务拓展聚焦主业,深化价值提升,勇攀产业链高端,走开放合作之路。近年来,航空工业完成了一大批航空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大力开拓民机市场,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2017年底,集团公司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实现国际化收入967亿元,国际化水平在中央企业中总体上位于前列。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为国家航空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航空工业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要求,聚焦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围绕集团公司中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以“战略引领、创造价值、加快发展、控制风险”为目标,在完善工作制度与流程、推进创新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提质增效、强化风险管控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保障了集团公司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和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完成。

聚焦战略强化管控 保障经济持续发展

航空工业强化经营目标管理,提高战略执行力,发挥经营业绩考核管理体系对重大战略落地的牵引作用, 为战略的落地执行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促进战略目标实现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营目标管理更加完善。近年来, 航空工业通过构建和完善集团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一号文、重点任务KPI、总经理令三个层面工作经营目标管理体系,实现了目标与任务一体化,强调责任体系显性化,确保逐级落实执行有力。通过协同推进目标落实,实现了经营导向和工作要求逐级精准传递。

计划预算更加协同。航空工业对各类单位差异化下达计划预算目标, 形成了“赛跑机制”;突出强军首责, 强化科研生产保障、均衡生产与交付完成;聚焦质量效益,强化利润总额、EVA等经济指标分档管理;对准问题短板,强化关键指标改善;抓住重点指标,强化资金集中率、财政预算执行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带息负债等指标提升,有力牵引了年度目标的完成。

经济运行管控更加有效。航空工业完善了多级计划管理机制,实施定期评估,预警监控重点任务执行情况, 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组织监事会工作办监督和指导经营管理及经济运行重大问题解决,促进了年度计划任务与预算目标的完成。

经营业绩考核更加精细。航空工业全面对接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修订下发了集团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制定下发了型号任务考核等20余项专项考核细则,完善差异化分类考核与目标分档考核两个机制, 实现业绩考核值与财务预算值、工资管控值三统一,发挥了业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促进了经营责任落实与目标任务的完成。

强化资源政策保障 促进主业稳健发展

航空工业不断强化“主业强则航空强、主业兴则产业兴”的意识,始终聚焦主业发展,通过优化和统筹资源配置,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强化运营协调,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去,夯实发展基础, 推动企业加快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聚焦主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航空工业以保障科研生产、研发投入和改革发展所需资金为重点,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创新拓宽融资渠道、调整优化融资结构、加强负债规模控制,形成了以“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并重、长中短期债务比例大体相当、三级法人主体筹资风险可控”为特征的融资体系。同时,通过与财政部、国资委等国家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并以资本金注入、专项基金等形式,有力支持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航空产品研发生产、重大项目投资及民品业务的发展。

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航空工业建立多元、多层次自主创新投入机制,自筹研发资金支持在航空科技前沿领域。近5年,累计自筹投入近600亿元,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航空产品科研和批生产交付能力大幅跃升。涡桨支线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机载设备等构成的民用航空产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建设、边远地区交通、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都发挥着一定作用,“新舟”700、AG600等一批民机重点型号的发展得到国家与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关注。

深化银企合作与产融结合。航空工业加强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积极争取长期低息资金,保障了产业发展;继续通过资本金注入、各类基金等形式,促进了科研生产与结构调整,出台《关于集团公司金融产业进一步促进实体产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产融结合规范、有效、有序推进。

深入推进资金集中管理。为更好的支撑服务主业发展,有效解决“存贷双高”问题,航空工业坚持资金集中管理,深入推进全级次资金集中管理,强化资金资源配置与效率效益的提高,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四个平台”, 既保障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也提高了集团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同时,开展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利用电子票据实现内部应收账款清算,促进了“两金”压降。

狠抓改革发展服务支持。协同推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事业单位改革、股权整合划转、落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棚户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促进了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航空工业修订了集团公司收益管理办法,加强上交利润和服务协调费考核与奖惩,提高了直属单位收益自主调节空间,保障企业有更大能力支付改革发展成本。

狠抓重点专项工作 促进经营质效提升

提质增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航空工业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通过瘦身健体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轻装前行;通过提质增效推动企业进入经济运行质量优、效益好的良性模式;通过强管理、补短板,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增量打好基础,促进价值创造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推进瘦身健体,促进企业轻装减负。航空工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和大力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根据自身重点和难点,梳理形成灭“三无”、去“僵尸”、缩层级、减户数、控两金、清亏损、降负债等七项重点任务,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的命令》,将工作任务逐项逐年分解到法人单位,明确时间节点, 明确责任主体。到2017年底,航空工业已完成全部“三无”企业的灭减任务。通过出售转让、破产清算及注销等方式减少非主业单位,完成林业及地产主体业务退出,积极推动船舶、客车、一般性贸易等非主营业务退出。加强投资制度化管理,聚焦主业投资,严禁非主业投资。

积极推进“降杠杆、减负债”工作。按照国务院和国资委工作部署,航空工业稳步推进“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工作,采取“分类施策,综合治理, 严控风险”的原则,分类按户明确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设置警戒线和管控线,切实降低杠杆率和负债水平, 较好地完成了债务控制目标,减少利息支出。

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按照航空工业党组部署,陆续下发了降本增效“十条措施”及八个总经理令,强化了对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控。通过组织开展应收款项、存货清理处置及清产核资工作,协同推进无效、低效投资清理和扭亏减亏工作,促进了资产质量改善和经济效益提升。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持续推动各单位开展“两金”压控工作,强化“两金”压降责任落实, 持续加强业务源头管控,大力开展清收清欠,做好产供销衔接,减少库存积压,“两金”压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同比明显提高。认真深入分析亏损企业状况,找准“出血点”,“一企一策”制定扭亏减亏措施,加强扭亏减亏目标测算、方案策划、责任分解与过程监控, 积极推进相关企业的破产清算、减债脱困、债务风险化解等工作,保障了集团公司、企业及职工等有关各方利益。

优化成本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促进经济效益改善

协同创新成本管理。各单位创新应用限价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方法,持续加强价值链关键环节和短板领域成本费用管控,进一步完善重点型号项目成本管理及审定价工作,持续推进项目总会计师系统建设,提高了成本管理水平。

推进降本增效活动。开展成本管理点滴行动,推进降本增效活动,促进了经济效益提升。推进以EVA为导向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从产品设计源头抓起,全力推进各类物资的比价采购,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协同等途径降低流程成本、质量成本、采购成本和管理费用等,减少浪费, 提高经济效益。航空工业在全行业范围内开展以“成本点滴行动”为载体的战略成本管理,要求各单位全年成本费用率逐年下降。同时,将应收款项和存货清理处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专项工作在全行业范围内开展,全面建立和完善应收款项和存货管理的长效机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成本费用率得到了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集中采购管理。航空工业通过集约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流程化管控、专业化运营等,推进采购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推进采购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进采购业务的阳光和合规,实现采购供应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目标。集团公司电子采购平台应用以来,已覆盖集团公司538家单位,累计开通3万余户,供应商注册上线1.5万余户,累计采购及上线备案金额达到1500亿元。各级单位积极落实集中采购要求,持续推进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建立健全合格供应商名录。在国务院国资委采购管理提升对标评估中,集团公司在军工组名列前茅,现行的电子化采购模式和电子采购平台已经拓展到同行业央企应用。

狠抓风险监督防范 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加强股东权益监督管理。航空工业积极构建现代化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围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监督,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两大任务,完善专职董监事管理体制,成立5个监事会工作办公室,强化了对派驻的16家所属单位重大经营活动及单位负责人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指导,针对发现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融入公司治理架构,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加强经营过程管控,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境外资产财务管控制度。为有效防范境外企业经营财务风险,贯彻财政部、国资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对境外企业财务管控的工作要求,落实航空工业所属境外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促进集团公司国际化开拓与转型升级战略有效实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境外企业计划财务管控指导意见》及预算、资金等5个专项管控指引, 进一步完善了境外企业计划财务管控制度。

积极配合国家重点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国务院监事会开展集中重点检查,对审计署反映的问题进行专项核查,组织开展违规经营投资自查,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高风险业务排查, 加强财务决算批复与问题整改,完善了闭环管理机制。连续9年会同有关部门,累计对158个基建项目、244个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检查,完成了试点项目绩效评价,促进了重大项目预算执行;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重点领域及高风险业务财务风险管控。

加强重大财经事项管控,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各级计划财务部门严明财经纪律,加强重点业务、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的财务风险管控,在投资、工程建设、采购、担保、资金等重点领域强化风险防范,跟踪利率、汇率、信用等金融风险,以及境外贸易、投资及并购等业务风险。同时,以财务决算批复为抓手,推动有关单位加强中央巡视与各级审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夯实了风控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具体要求。在航空工业2018年工作会上,谭瑞松董事长提出要牢记“航空报国”初心,主动承接国家战略,主动谋划集团公司发展,在全力落实“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 成为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绩效优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成为产业均衡、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绩效卓越、引领全球航空产业发展的世界领先航空工业集团。新战略蓝图的描绘,吹响了新时代航空工业加快改革发展与创新转型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对航空工业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创新升级要求。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航空工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认识新时代航空强国的使命担当与战略愿景,按照航空工业党组规划的未来发展战略蓝图,全行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去奋斗实现,更好地履行使命任务、服务党和国家战略,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空工业计划财务部供稿